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自2015年被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开始意识到,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信息发展时代,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不仅仅是简单依靠科技推出产品,而是一种从内而外的创新、跨界融合与尊重人性。在2015年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上,关于“互联网+教育”这一理念,业界权威专家学者认为“互联网+”不会取代传统教育,并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互联网+教育”更是以学生为核心,称之为“真正的教育”。“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社会形态,在向以“传统教育”为核心的小学课堂延伸时,不仅仅会带来学生地位主体化、传播内容形象化以及教学媒介智能化等特点,同样,因为这属于教育界的一场变革,也会带来传统教育方式受到挑战、教育者自身素质弱化以及受教育者学习分辨能力降低等负面效应。这虽无可避免,但却可以改变。在小学教育里,对学生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智力、技能、道德都在不断成长,尤其是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这为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分成六个部分进行阐述:首先是对选题背景和意义的论述,阐明了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研究方法与思路;其次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与特征进行论述,同时列举出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教学中所运用的创新式教学应用类型以及其中贯穿的相关基本理论;再次,从宏观角度上对新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接下来,针对平桥区二小进行详细地调查与研究,以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发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学习、学校教育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得出具体原因;最后,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出一个全面具体的教育体系,需要从学校、家庭与政府三个方面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使得“互联网+”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统性与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