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介素-17(IL-17)是一个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多种炎性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由近年来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17及一些固有免疫细胞分泌。分泌IL-17的免疫细胞包括γδT细胞,iNKT细胞,NK细胞,LTi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除此之外非髓系细胞也有可能分泌IL-17。研究还发现肠道潘氏细胞可以表达IL-17,肠上皮细胞可以产生IL-17F. IL-17在不同的炎症条件下会靶向不同的组织,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形成和宿主防御的发病机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24(也叫做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3[MST3])是丝/苏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该家族的分子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的调控因子。之前关于MST3的研究认为它参与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凋亡蛋白酶依赖或非依赖的细胞凋亡。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MST3正向调控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的产生。首先我们发现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组织标本中,MST3高表达。接着我们用siRNA在Hela细胞中干扰掉MST3后,IL-17刺激所引起NF-κB的活化被抑制,并且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mRNA水平和表达水平也被抑制。过表达后,NF-κB的活化增强,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上升。同样地在MST3敲除的MEF细胞中,也得到了相一致的变化。于是我们认为MST3在IL-17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之后我们探索了MST3调控IL-17信号通路的具体机制。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我们发现MST3与TAK1和IKK复合物都结合。于是我们猜测MST3通过促进TAK1和IKK复合物的结合,促进IKKβ的磷酸化,进而促进NF-κB的活化。而这一猜测也通过内源性免疫共沉淀和激酶实验得到证实。综上所述,MST3是IL-17信号通路里的正向调控因子。作为支架蛋白连接TAK1和IKIK复合物,促进TAK1对IKKβ的磷酸化,从而促进NF-κB的活化,最终正向调控IL.17信号。这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