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探索——基于“三论”的视角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一直以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利益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教育者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日渐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提下,还要借鉴和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本文正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视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首先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内在契合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系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信息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控制论分别进行了解读,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在结构机理、信息系统循环图示以及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等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为样本,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洞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外因素,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视域提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实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直接关系着工作有效性的评估。针对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全球化为时代背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基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视角,重新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以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工作的整体优化。本文从指导原则和评价体系建构两个层面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必须遵循五大原则:导向与旨归的方向性原则、真理与规律的客观性原则、系统与整合的全面性原则、历史与现实的具体性原则以及量化与实践的操作性原则。并从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管理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建构。  总之,基于“三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探索开阔了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野,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与方法,并综合运用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性侵儿童犯罪时有发生,如贵州“习水案”、永州“幼女卖淫案”,对儿童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许多漏洞:嫖宿幼女罪的存废问题饱受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随着我国社会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政治文明建设的视角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