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研究——基于对湖北省10所高职院校的实证调查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c_0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是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维护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尤为关键。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等,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在总结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公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研究。最终就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提出了若干构想,以期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导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意义和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需求层次理论和公平理论,为后文对策和建议的提出奠定理论支撑。  第三章是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稳定的必要性分析。就新形势下不同主体层面的客观要求,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稳定的必要性。  第四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湖北省10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六个方面入手:辅导员的基本情况;辅导员的工作状况;辅导员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状况;辅导员薪酬福利满足感情况;辅导员对学校政策制度感受情况;辅导员心理期望情况,并运用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第五章是对前文问卷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梳理和总结,笔者将影响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因素归纳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以图既能够从辅导员自身寻求合理的路径选择,也能够从社会、高校等客观因素中找到合理有效的对策。  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根据对前文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几点对策建议。一是革新观念为先导,提升辅导员的认可度;二是全面选拔为重点,提高辅导员的准入要求;三是健全制度为关键,优化辅导员的成长环境;四是提高收入为手段,激发辅导员的工作动力;五是岗位培训为方法,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希冀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思考能够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促进高职院校和谐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让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得现代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等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数字化校园作为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在高校广泛使用,对教育科研、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沿袭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而教学方法的采用则局限于使用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的讲授法,造成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使相当
语音超文本是利用超文本组织信息的语音系统。该系统能满足视觉缺失或视觉受限场合用户的特殊需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语音超文本界面的工效学研究直接推动了界面的优化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