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脉孢菌异染色质基因met-8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染色质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发挥了重要功能,通常情况下细胞中特定的异染色质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染色体组装、维持着丝粒功能及保护端粒等过程。异染色质区域含有大量重复DNA序列,且这一区域含有的基因较少。在异染色质的形成过程中,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残基的三甲基化修饰(H3K9me3)及其所招募的异染色质蛋白(HP1)发挥了重要作用。Cullin-RING型泛素连接酶CRL4复合体的组分Cu14和DDB1通过DCAF26和DIM-7招募组蛋白甲基转移酶DIM-5催化H3K9me3的发生。异染色质的染色质结构高度固缩,区域内的基因处于沉默状态。例如,果蝇中position-effect variegation (PEV)现象,当基因处于异染色质邻近位置时,该基因的转录被沉默。相反,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一些基因的表达依赖于临近区域的异染色质存在,这类基因对于异染色质的沉默作用具有免疫作用。在粗糙脉孢菌中,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et-8)的高效表达依赖于其启动子上游50 kb异染色质区域的存在。甲硫氨酸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代谢产物的合成。同时,甲硫氨酸是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并可产生S-腺苷蛋氨酸(Krebs et al.)等衍生物。本博士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met-8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通过大量的遗传筛选工作,我们发现多个转录因子、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met-8基因的转录调控。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还研究了组蛋白修饰在met-8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对met-8基因启动子功能的研究。启动子是基因高效表达的一个关键元件,可有效调控基因的转录状况。我们将不同的启动子(诱导表达型及稳定表达型)与报告基因连接,并通过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状况来确定启动子的活性。在丝状真菌粗糙脉孢菌中,只有qa-2、ccgl、vvd等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被用于调节外源基因表达,但它们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将met-8基因启动子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及MYC-Met-8报告基因连接,并进一步检测GFP及MYC-Met-8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met-8基因启动子具有较强的起始基因转录的活性。随后,通过与qa-2和ccg-1启动子对比,我们发现met-8启动子可在不同的胁迫刺激条件下介导基因高水平表达。因此met-8启动子可作为一个优良的操作工具以调控外源和内源基因的高效转录,这也为粗糙脉孢菌的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提供了帮助。我们的工作在研究met-8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同时解析了met-8基因启动子的运行机制,这为揭示粗糙脉孢菌met-8基因的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其他物种中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细菌中,已经发现了两类磷酸转移酶系统。其中糖磷酸转移酶系统(Sugar PTS)主要负责碳源的转运,而氮磷酸转移酶系统(PTSNtr)主要发挥着调控功能。PTSNtr系统包含EⅠNtr,NPr, EⅡANtr三个主要蛋白。活性磷酸基团通常来自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通过两个磷酸转移酶蛋白EⅠNtr和NPr转移至EⅡNtr。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
学位
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生物体应对胁迫刺激的基础。粗糙脉孢菌含有3种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1、Cat-2、Cat-3。其中,Cat-3的作用最为重要,可保护菌丝体抵抗H2O2胁迫并可有效调控粗糙脉孢菌菌丝的生长发育。cat-3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受到严格控制,该基因可作为一个良好的实例来研究基因调控机制。在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异染色质组装缺陷
学位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 MTB)是一类特殊微生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能够在体内合成具有膜包被的组分为四氧化三铁或四硫化三铁的磁性纳米颗粒,称为磁小体。大多数对于趋磁细菌的研究工作都集中于磁小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磁小体合成的生物调控网络。已有研究表明,磁小体的合成需要低溶解氧(低氧)及高浓度铁(高铁)的生长环境,而此环境下生物体体内活性氧水平将提升,且正常的有氧呼吸过程受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是动物体内生殖细胞的前体细胞,其在生成之后会沿着特定的路径向生殖嵴进行迁移,并在到达生殖嵴后相继分化成雌性或雄性配子。在此过程中,PGCs准确到达生殖嵴是其最终分化成配子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迁移过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决定了PGCs的最终命运,也影响着机体的某些特定生理功能。动物体内PGCs的迁移异常会引起性原细胞的功能失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