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伏煤层开采前后上覆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mss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潘三矿17101(3)高抽巷和11-2煤层的开采采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下伏煤层开采前后上覆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在下伏17101(2)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用激光测距仪、多点位移收敛计和空心包体应力测量计等量测方法,现场测试了17101(3)高抽巷围岩变形、松动圈范围、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下伏煤层开挖前后上覆巷道围岩应力的模拟,得出了下伏17101(2)煤层的开采对上覆17101(3)巷道的变形和破坏影响程度的大小。通过现场试验得出每个测点都由两个主应力方向接近水平方向,另一个主应力方向接近垂直方向;该矿区的最大主应力大致方向为南偏西25°;测点标高处的竖直约为15.25MPa,最大主应力的平均值为21.62MPa,该矿区的地应力场是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下伏煤层开采后的平均最大主应力为20.87Mpa,与下伏煤层开采前平均最大主应力21.62MPa相比,最大主应力降低了3%,通过FLAC3D模拟得到下伏煤层开采前巷道两侧帮最大主应力平均值为22.17MPa,下伏煤层开采后巷道两侧帮最大主应力的平均值为21.63MPa,最大平均主应力下降了2.4%,与模拟结果基本上相符;巷道顶板下降最大位移为258mm,数值模拟的结果为巷道的顶板位移值为280mm,二者的结果基本上相符;围岩松动圈的最大松动位移为12.9mm。现场测试和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下伏煤层的开采对上覆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应该对巷道的支护进行进一步的加固。
其他文献
摘要:模板支架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临时设施。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的坍塌事故时有发生,模板施工的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本文对模板支架进行研究,
煤矸石是工业采煤、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日渐增多的煤矸石被堆积在矿区周边的山川和平地,占用了大量的有用土地,同时也引起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问题。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已
钢筋混凝土柱作为结构中的重要竖向承力构件,在火灾过程中一旦破坏,将对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引起结构的倒塌。国内外现行规范中有关钢筋混凝土柱抗火设计的相关
本文研究的装配式轻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是一种由薄壁钢梁和轻骨料混凝土预制板通过简单的装配方式形成的新型组合楼板。该楼板相比于传统的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具有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