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早期作品中人物的共同特点——以《晃来晃去的人》和《受害者》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1915-2005)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文学的发言人,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和威廉·福克纳(1897-1962)的接班人。他是1976年普利策小说奖的获得者,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家,更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作品被认为“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  在贝娄早期的作品中,主人公多为犹太人,他们在冷漠、荒诞的城市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生活麻木不仁,对外界的漠不关心,与社会和现实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坚持犹太文化和融入美国文化中艰难挣扎。最终,他们选择融入集体,摆脱孤独异化的状态,告别萎靡的生活状态,走出精神困惑,找寻融入社会的平衡点。《晃来晃去的人》的主人公约瑟夫和《受害者》的主人公利文撒尔就是贝娄早期作品中此类人物的代表。  本论文借助新历史主义理论和神话原型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对索尔·贝娄早期作品的代表作《晃来晃去的人》和《受害者》中的主人公约瑟夫和利文撒尔身上的共同特质进行研究,进而发现贝娄早期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关怀。通过分析发现,贝娄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具有三个共同特征:(1)主人公都具有一定的异化特征,他们为摆脱这种困境探寻着方法,由一开始的逃避渐渐转变成面对;(2)主人公身上都有明显的犹太特性,他们在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中找寻着平衡点;(3)主人公都具有傻瓜人物特征,他们努力融入集体,找寻精神寄托来摆脱受害者和傻瓜特质。贝娄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具有以上三个特质,他们在冷漠的都市生活中找寻着作为犹太人生存的意义。  通过对约瑟夫和利文撒尔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为摆脱现状而做出的努力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贝娄在早期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关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贝娄关注主人公的尊严。在贝娄早期的作品中,主人公致力于追求尊严,智慧以及隐忍等良好的品质。  (2)贝娄相信摆脱困境的最好方法是爱与融入集体。在其早期作品中,主人公经过一系列抗争,逐渐发现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是找寻立足点的最好方法。  贝娄早期的作品奠定了贝娄创作的基调,在贝娄的创作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贝娄早期作品中主人公具有的相同特质在其后期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因此,研究贝娄的早期作品不仅有助于理解贝娄的创作初衷,更有助于研究贝娄的其他作品。作品中主人公的傻瓜人物特征作为一个新视角为以后研究贝娄的作品以及其人文主义关怀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研究其他犹太作家的作品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1  具备四大特色优势  说服力:★★★☆☆  紧迫性:★★★☆☆  分享市场整体收益。指数基金采取了复制指数的运作方式,可有效地分享市场整体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  分散风险。指数基金分散投资,任何单只股票的波动都不会对指数基金的整体表现构成大的影响。  成本低廉。普通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一般为1.5%,增强指数型为1%,而被动指数型通常为0.5%。  透明度高。指数基金完全按照指数的构成原理进行
众多评论家认为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白手起家、创造辉煌、最后走向毁灭的南
美国犹太文学是现代美国文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二战之后,美国犹太文学趋近成熟,一大批优秀的美国犹太裔作家在美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崛起。他们巧妙地将犹
作为跨越十九、二十世纪的伟大作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以其名著《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为广大读者熟知.他的这些作品也受到评论界
该文通过社会文化视角的透视来着重分析语言礼貌对男、女会话语言的影响,探讨其差异及各自特点,以在交流中增进理解,避免误会,消除性别歧视,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友好、和谐、
《白鲸》被认为是一部"美国的民族史诗".这部作品凝聚了作者对十九世纪美国的全部理解.该文意在发掘《白鲸》的悲剧实质并揭示一幅美国的真实画面.该文分为五部分:引言,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