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成为亟需解答的命题。而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中国旅游驱动的新型城市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契合“田园城市”的发展理念,强调的建设兼具城市与乡村优点的理想型城镇理念,这适应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典型乡村转型的特征。以旅游业为推动力的城市化过程,区别于以改变用地结构,转移农村人口的传统城市化道路,区别于以第二产业为经济推动力的城市化道路。 旅游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力,鉴于现有文献较少深入系统的研究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本文以杭州市“景中村”地区旅游城市化特征及其发生机制为研究内容,选取杭州市梅家坞村为案例地,通过五次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法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自下而上地构建了旅游城市化特征和发生机制模型,并预留随机样本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1)梅家坞村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可抽象成土地利用变化、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变化、文化变迁、景观演变、空间结构演变、城市旅游载体机制、城市化带动机制、行政动力机制、个体及组织因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因素等11个范畴,32个概念; (2)旅游城市化是通向田园城市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旅游发展驱动下,目的地土地、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空间结构多层次多要素实现了综合动态变化,梅家坞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田园城市的发展理念,其发展兼具城乡优点,在不改变乡村风貌、城乡和谐的背景下实现了“人”的城市化,推动了新型城市化进程和田园城市的构建; (3)城市化带动机制、城市旅游载体机制、行政动力机制、个体及组织因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动态耦合共同促进了旅游城市化的发生和演进。 本文最后提出了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理论模型,以期以梅家坞村为中国“田园城市”的切入口,管窥中国田园城市的发展方向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