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以青岛大学为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使得研究生面临着比本专科生更严峻的就业问题,在产生该问题的众多原因中,毕业生是否有着科学合理的择业观较为关键。本论文将重点研究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将研究对象范围界定为地方高校,以青岛大学为例,通过向青岛大学20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发放问卷,分别在择业动机、择业意识、择业期望、择业态度四个方面进行择业观现状调查,然后通过后期数据统计得出当前硕士研究生所持择业观的现状,即择业动机较为强烈,希望实现自我发展与贡献社会有机统一;择业意识较为清晰,且呈现差异性;硕士研究生择业期望较高,总体趋于理性,注重个体需要的满足;择业态度慎重却不乏积极性,择业有一定的主动性,在校期间会为将来顺利就业努力做准备,但对于职业定位和发展较为模糊。   针对于上述得出的择业观现状以及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找出影响研究生择业观形成的因素,分别在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维度上,利用李克特等级法设计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根据个人主观判断对相应因素进行评分,然后将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均值将所有因素进行排序,归纳出排在前十位的因素分别是:自身能力水平、个人价值观、国家政策导向、就业供求市场、个人知识水平、学科专业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家庭背景及关系、就读学校的声誉、是否有过社会实践经历;对于不同维度之间,择业观形成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然后,笔者分别就每一项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得出更详尽的研究数据。   在前面研究基础上,针对于如何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总体性建议: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应进行合理性调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均应做出努力。在社会方面,切实抓好已出台政策的有效实施,保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择业大环境;学校方面,为促进就业加强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个人方面,合理调整择业观,为促进就业提高竞争力。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
摘 要:伴随我国电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电网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值班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方式方法的不当等原因而导致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这一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笔者就对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民间金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活跃,其发展雏形可追溯至古代具有合会性质的借贷金融组织。及至到了近现代,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期,对金融体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