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多倍体化学诱导技术初步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范妮亚麻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诱导、组织培养和温室移栽成活因子的一系列相关研究,初步培育出了多倍体植株,并得到小规模的繁殖。   本文采用秋水仙碱溶液诱导后的“范妮”亚麻种子,在不同的pH值和培养基类型下生长,在生根培养阶段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研究pH值、培养基类型及生长调节剂对变异试管苗诱导生根作用的影响。   本文以形态变异“范妮”亚麻试管苗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炼苗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根量、培养基质、温室、室外不同炼苗时间对形态变异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简单易行,实用高效的试管苗优化配套移栽技术。   
其他文献
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通过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获得了一批长角和特长角油菜品系,本研究以不同角果长度的品种和品系为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
为了探讨作物苗期的需水特征,确定适宜底墒和最佳苗期灌溉量,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进行了不同质地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对玉米出苗和苗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主要试验
用甘薯品种栗子香和徐薯18的胚性悬浮细胞为材料,以NaCl作为耐盐选择剂,采用辐射诱变和离体重复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薯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进行了系统研究。 用80Gy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栗子香和徐薯18的胚性悬浮细胞.辐射处理后1周,将胚性悬浮细胞培养在含有2.0%NaCl和2.0mg/L 2.4—D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离体筛选,4周后,逐步去掉选择压。通过离体筛选由栗子香和
期刊
本试验以分属我国5个不同杂种优势群的代表性自交系(Mo17,K12,7922,丹340,8701)为测验种,以来自于BHO,ALEXHO,RYDHO,SYNDO等4个不同高油群体的20个自交系为被测系,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
期刊
期刊
随着核心种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新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大量种质数据的挖掘,使用什么样的取样策略,确定核心种质的数量规模,仍然是作物核心种质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核心种质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