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入工业和城市,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从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民工潮”到今年以来各地相继出现的“民工荒”,表明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济阳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数量大,转移的任务重。如何变包袱为财富,通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摆脱经济欠发达的局面,是济阳县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是一个大的课题,既需要理论界不断地探讨,更需要社会各界在实践中做出进一步的回答。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更加合理有序,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同时,山东省帮助济阳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做法,也值得一些地方很好地学习和借鉴。本文试从分析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基本原理、概念和合理有序转移的含义入手,在全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大背景下,对山东省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和“民工荒”的启示,提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战略、对策和措施。首先必须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从整体上思考济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在途径上,一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强化转移意识,激活转移源头,政府要加强引导,积极推动,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突出抓好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培训工作机制;农民要积极参与,自我解放,提升就业本领。二是加速“四化”进程,实现就地转移,靠农业产业化实现兼业转移,靠农村工业化实现产业转移,靠农村城镇化实现身份转移,靠经济国际化实现物化转移;三是引导农民异地转移,壮大劳务输出队伍,在战略上,要把劳务输出当作产业来抓,在方向上以省内东部城市为主,在方式上要提高组织化程度,在管理上,要注重优质周到。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平等就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