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建筑材料热湿物性测量及墙体湿传递分析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0939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湿传递对建筑能耗具有重要的影响,忽略湿传递会对建筑冷热负荷和建筑能耗的计算带来显著的误差。了解墙体湿传递特性的首要基础就是测定建筑材料的湿物性。本文以测量多孔介质气体扩散系数的球体吸收法为出发点,搭建了测量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的实验台,以B04级加气混凝土为例,进行了方法确认与不确定度分析。实验发现:球体吸收法适用于测量多孔建筑材料的水蒸气扩散系数,且拥有测量时间短、测量结果较准确等优点;数据处理时,使用半时法计算水蒸气扩散系数比使用矩量法计算更加准确,但使用半时法计算产生的结果不确定度较大为14%,矩量法为6.1%。基于本文建立的球体吸收法,对保温砂浆、加气混凝土进行了不同相对湿度下的水蒸气扩散系数测量,研究表明:水蒸气扩散系数在相对湿度45%-80%之间逐渐增大,而在更高湿度中,液态水的存在与增加缩减了水蒸气扩散的通道,使得水蒸气扩散系数减小。对加气混凝土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水蒸气扩散系数测量,发现在50%-70%相对湿度、5℃-35℃温度范围内,水蒸气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根据测量数据,拟合出加气混凝土水蒸气扩散系数随温度、相对湿度变化的公式,R~2为0.97。采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测量了加气混凝土、石膏、防腐木、碳化木在六种不同含湿量下的导热系数变化,发现这四种材料在相对湿度90%环境中吸湿达到饱和后的导热系数比绝干时的导热系数分别增加了13.6%、35.9%、43.3%、34.6%。这说明含湿量的变化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大,在热工设计中需考虑含湿量变化带来的影响。建立了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制作了结构为建筑石膏-保温砂浆-加气混凝土-保温砂浆的多层建筑墙体,通过监测墙体内的温湿度分布来实现模型的验证。发现在水蒸气单向传递实验中,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偏差12.61%,平均偏差4.78%,在双向传递实验中,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最大偏差11.35%,平均偏差4.24%。说明该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多层墙体受到室内外环境影响时的温湿度分布。使用COMSOL软件对杭州、重庆、广州、北京、青岛、兰州六个城市的墙体进行了为期一年热湿耦合传递计算,并进行了霉菌生长时间预测。得到结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杭州与重庆、夏热冬暖地区的广州,霉菌生长风险较大,建筑物需采取防潮措施;同属于寒冷地区的北京、青岛、兰州,由于气候不同,在建筑防潮措施的需求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这也说明了目前以温度为划分标准的建筑气候区已经不能满足目前人们对室内生活舒适度的需要。
其他文献
管道正常工作中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基坑施工对邻近管道的影响已成为城镇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管道在基坑开挖作业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现阶段对这一课题
粘虫对山西省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等作物生产安全有重大威胁。该虫具有迁飞性,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迁飞路线,但在山西省内未深入开展过相关研究。本文以系统调查数据为依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峻,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获得越来越多关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结构复杂,要实现其组分清洁分离和高效转化的前提是开发经济、高效和环保的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水管道长度逐年增长。管道受土壤腐蚀、本身防护层老化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泄漏现象。由于管材的多样性和所处环境的复杂
含f电子的镧系和锕系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复杂的成员,它们常表现出奇异的物理特性。其中最简单而具代表性的就是金属Ce的γ-α相变,该相变不仅晶体结构保持面心立方(fcc)不变,而且伴随有约15%的体积塌缩和磁性变化。多年来,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致力于理解这一奇特相变的微观机制,其结果表明该相变与Ce的4f电子的局域-巡游双重特性及其与传导电子的杂化有关。Ce的外层电子结构为4f15d16s2,其中4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足型人群在不同姿势下对足部外形和步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获得的信息与数据为预防和治疗足部疾病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数据的获得对于足踝穿戴设
本文根据海流涡轮机发电系统的长期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经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优化了常年工作在海底的涡轮机系统,通过建立海流涡轮机系统的数学模型,考虑齿轮寿命预测
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对人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使森林系统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有必要分析森林系统的水利价值作用机制,从而科学地指导
具有双连续结构的聚合物共混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其结构构筑与调控备受关注。然而已有策略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高分子各组分间相容性较
小模数齿轮作为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其高精度制造以及测量对传动装置的精度与可靠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视觉检测技术的齿轮误差测量方法可以实现非接触、高精度测量,由于高精度视觉检测系统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往往导致其视场较小,无法采集待测齿轮的完整图像,图像配准技术为解决小模数齿轮视觉测量中凸显的工业相机高空间分辨率与大视场相互制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具有重大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对小模数齿轮视觉测量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