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是一项重要的信息系统安全机制。利用访问控制,可以限制访问主体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或因合法用户的不慎操作而造成的破坏。自主访问控制(DAC)和强制访问控制(MAC)自身的不足限制了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通过引入角色的概念,在很多企业级系统安全需求方面显示出优势,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访问控制模型。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及系统用户的持续增长,RBAC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本文对访问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有:1.利用中国剩余定理和二次剩余理论等密码学理论与方法,在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用户类的偏序集上提出一个利用密钥分配进行授权的动态的访问控制方案,确保低权限用户类的合谋不能导出高权限用户类的密钥。2.分析RBAC的相关规则,给出一种形式化描述及UML表示,并对DAC、MAC和RBAC进行比较分析。3.针对RBAC在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扩展式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ERBAC。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该模型与传统RBAC模型相比不仅实现了主体会话角色集合的动态调整,而且更加灵活,更适用于用户数量大、权限分配粒度要求较高的大型系统应用。
其他文献
移动IP技术,是一个在网络层解决Internet中节点移动性的方案,使节点在不同网络间移动的过程中仍能以固定的IP地址保持与网络的联接与通信,是实现网络终端设备全球漫游的关键
对IT部门的内部服务质量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IT部门的内部服务质量评价是一个涉及众多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的系统工程,评价的最大难度在于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评价值的量化。本文以用户满意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企业IT部门的内部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然后在文献综述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IT部门内部服务质量衡量量表,并将企业
犯罪行为及其本质特征具有主客观统一性,因而,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不可能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社会危害性的限定因素,而是犯罪的独立特征,它从根本上揭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