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林植物的降噪功能在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虽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而我国在植物降噪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旨在以更合理的实验设计、更科学的数据分析,为系统地研究园林植物的降噪功能奠定基础。本次实验采用统一的噪声源对8种园林植物、2处长条形绿带、3片林地和5种地表材料的降噪效果进行测定,运用容器式栽植苗木对8种不同排列形式的降噪效果进行测量,并对声源和接收器位于不同高度时植物带的降噪效果以及植物带距离声源不同远近时的降噪效果进行试探性研究。通过A声级比较法和频谱分析法比较各种植物和绿带的降噪效果,并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植物的叶片特征与降噪效果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①对于单种植物来说,叶片宽大、质厚、在植株上分布均匀,分枝低且种植较密的植物条带对噪声的减弱作用最佳,阔叶树对于A声级的衰减作用比针叶树强很多,但阔叶树对于2000Hz以下中、低频段声音的衰减能力很弱,针叶树的频谱则与各种阔叶树截然相反,在低频段表现出极强的声衰减能力,统计分析则显示叶片的面积、宽度和质地对降噪效果的影响显著,其中宽度的显著性较面积更高。②对于不同的排列方式来说,排列密度与A声级的衰减成正比,但密度过高时会对低频声音的衰减产生负作用,相同密度时交错排列的降噪效果最好,其次是对齐式和散点式,但是当排列密度很低时,则散点式的降噪效果最好,对齐式最差。③对绿带降噪效果的测试则显示,只要在受声位置有足够的植物对声音的传播进行干扰就能产生较好的降噪效果,不需要林带在各个高度位置都做到密不透风。④各种软性地表材料的降噪效果比水泥地面要好,但是各种地被植物的降噪效果与泥地相近。最后通过对各项实验内容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植物降低噪音的原理、降噪植物的选择标准和降噪绿带的种植密度、种植形式等,并在上述四个方面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