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地区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生动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建筑材料,现代化生活设施,机械化生产工具等现代技术极大的影响了传统民居及其建造工艺的传承。传统民居及其建造工艺的“现代化”已是必然趋势。 本文选取西南山地传统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及其建造工艺作为研究重点,分别从现代建造体系、传承人与政府政策三方面论述吊脚楼的保护现状:现代建造体系(如现代建筑形式、材料、设备、工具)极大地影响了吊脚楼的传承;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使传承人不断减少,工艺逐渐失传;政府未明确民居的修缮与新建政策,未有效保障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根据以上三方面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传统建造体系现代化(如传统民居现代化、传承传统工具、建房模式现代化),寻求民居传承的新方法;建立“匠人名录”与“匠人协会”,保护传承人并推广相关建造工;政府还需帮扶传承人。 接着重点探讨保护措施中吊脚楼传统民居现代化的方式,从关注居民的生活舒适性出发,通过实测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室内环境(包括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空气品质)以设施设备等落后于现代建筑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现代化改进措施:改进吊脚楼民居空间布局方式,加设室内卫生间并规划二层;改良传统围护结构工艺方式,提高围护结构防寒、防潮、防水、隔音等性能;引入现代沼气设备,解决室内卫生间排污排废问题并引入清洁能源。本文力图为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民居的现代化提供一套可供借鉴的技术图纸,为今后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