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研究——基于2007~2011年沪深A股的实证分析

来源 :吉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此时政府应当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以使经济正常运转。其实,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经济学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且也是财政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经营活动必然会受到政府的管治甚至是干预。政府干预市场的直接手段之一是财政支持,其实就是政府与企业财政关系中的主要方面。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数是来自于重组前的国有企业或其它政府控制的实体,所以上市公司的决策者所具有的政府背景导致了目前这些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利益关系。当一定的政策性负担由国有企业承担时,政府会通过财政返还、退税、减税和利息减免等进行财政支持。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决定着财政支持效率水平的高低,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导向和政府治理功能则取决于财政支持的经济后果。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治理的逐步改善、财税制度的深度改革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等,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否变得更加理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财政支持的影响因素、目标或纵向变化进行分析,而很少对财政支持的横向比较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监管的加强使企业的盈余管理力度和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弱化,如ST、PT制度、新股发行制度和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实施等。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进行的形势下,系统地研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企业经营业绩和财政支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探析政府与企业财政关系是否理性、政府对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视程度等问题,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财税制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和规范政府治理。  基于理论分析和决策模型,本文系统分析了政府在进行财政支持这一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并选取了2007-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上市的A股非金融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Stata10、EXCEL2010等统计分析软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从企业的盈亏状况、股权性质及其比例、公司规模、市场化程度等角度对财政支持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在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选出了七个对财政支持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对行业和年份进行了控制。在方法上,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对变量进行了大概的分析,运用回归模型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观察金融危机期间政府财政支持的动机和决策。最后,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未来可能的拓展领域。  在本文中,以我国2007-2011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对前一年盈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体而言,越容易获得政府对它的财政支持,即政府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政支持与其前一年盈利额度呈显著同方向变动关系;而对于前一年亏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体而言,则出现了反复。这可能与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恶化相关。但出于对企业政策性负担的考虑,政府仍然会对亏损企业进行支持。这与以前的研究文献得出的结论是大不一样的,即以前的研究结果指出在竞争中,出于融资需要和保牌需要的考虑,当地政府会对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由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家治理的逐渐改善、财政税收制度的深度改革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渐完善等等,政府在制定财政支持企业的政策时越来越关注和支持质量较高的、具有强大盈利能力的国有控股企业,以前作为地方政府竞争手段之一的财政支持手段有所弱化,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财政关系变得越来越理性了。  本文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在对公司股权性质考察时没有把中央控制的公司和地方控制的公司分开,而是采用了综合在一起的处理办法,可能会对回归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由于受到资料来源和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在对被解释变量财政支持进行度量时仅仅是简单地加总了财政返还、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实际上,政府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支持。
其他文献
国际税收竞争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各国政府实施以税收为载体、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竞争,其国际竞争是通过税收分配,使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产生变化。本文首先分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