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意识形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意识形态也即人们所持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不含任何“虚假”、“歪曲”等贬义的意思。狭义的意识形态即包含个人的,同时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并非相悖的片面的政治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往往是与现实相歪曲的和错误的认识。换言之,意识形态就是文化、认知和情感系统中体现出来的信仰和态度。这种意识形态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它以自然化和常识的形式隐藏于语言的表达之中。Fairclough (2003:80)指出,意识形成在各个层次以各种方式介入到语言之中,它既是结构的一个属性,也是话语事件的一个属性。也就是说:语言隐含着意识形态,同时语言也可以建构新的意识形态。评价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马丁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描述和阐释语言使用者观点、态度、立场等评价性语言资源的理论体系。评价系统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态度系统关注语言使用者以个人情感或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为依据所表达的对人或事的评价;介入描述语言使用者以种方式表达他对人或事的评价,从而表现他在评价性语言的介入程度;级差系统表现为评价的语气是强还是弱,是模糊还是鲜明。语篇的评价意义是通过评价系统三个子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本文将评价系统作为语言分析工具,旨在揭示语言使用者对评价性语言的选择同其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语料是奥巴马于2009年1月20日发表的就职演说。作为一名黑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他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他的演讲才能,他的演讲之所吸引那么多人的投票,归根结底在于他的演讲内容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道出了美国人的心声,也体现了美国目前的意识形态。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潜在的意识形态。本文运用评价系统理论,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评价资源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运用了大量评价资源,其中态度评价资源用得最多,占46%;介入资源次之,占36.4%;级差资源最少,占17.4%。态度资源中,正面评价资源使用频率高于负面评价资源,其中裁决资源使用频率最高。正面评价资源多用描述美国先辈、美国人民,而负面裁决多用于对前任政府、对现任政府产生怀疑的人和世界上破坏和平的人。级差资源中,强势资源使用频率最高,用来加强语气,使得奥巴马的演说悭锵有力,富有号召力,同时大量使用重复和排比,语势强劲有力,增强说服力。介入系统中,多使用对话紧缩,尤其弃言使用广泛,显示出奥巴马坚定的一面并表达了带领美国人步入美好未来的决心。同时本文还对文中的一些主题进行了评价资源分析,如“改变”、“伟大”、“团结”和“连续性”等。通过评价资源的分析,总的得出奥巴马及美国所处的意识形态:(1)由于布什政府的错误领导导致的美国经济危机的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了以往;(2)虽然美国目前处于经济危机,但是美国仍然是最伟大的国家,处于世界领导地位;(3)美国的强大是建立在美国人民的优良品质上。上述也体现出了美国人的自信和富于优越感。对政治语篇所隐藏的意识形态的研究是分析和阐释复杂社会现象的有效途径,此研究中采用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亦可应用于其他同类研究。一般来说,普通听众很少能够正确地、批判性地去理解政治演说下的潜在意义。我们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帮助普通读者或听者能够更加客观地批评性地看待就职演说下的潜在意义。同时,我们相信对潜在的意识形态的分析能够对英语学习者、教师和研究者在政治语篇阅读与教学上有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