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控制系统中央操作站软件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采煤工艺对安全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液压支架控制系统已开始形成。它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电磁阀将液压支架的手工控制方式改进为电信号控制,然后通过CAN总线将支架控制器和中央操作站组成控制网络,对工作面各种采煤设备进行信息采集、支架控制和历史记录等操作,达到提高采煤效率、增加安全系数的效果。本文针对一个基于ARM的总线型液压支架控制系统,论述了中央操作站系统组态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设计了基于多线程的可视化主控系统软件的实现过程,完整地实现了连接总线、登陆验证、信息交互、支架控制等功能。   中央操作站作为支架控制器的上一级控制单元,具备支架控制器的所有控制功能,通过系统组态能实现工作面数据采集、分析、显示及传输,包括以图形方式显示全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状态和采煤机位置,修改控制器的程序和参数并上、下载数据,诊断支架控制系统故障并显示和报警,附加其它装置后,能显示工作面其它设备的有关工作数据,并可向井上工作站传输。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基于PCI-CAN技术、多线程技术和ADO数据访问原理,利用可视化的编程环境Delphi和SQL Server数据库,从煤矿综采面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的特点出发,将中央操作站接入工作面CAN总线,并按照功能讲主控系统分为多个不同的模块,完成一套适用于中央操作站的应用软件。本文设计了软件的功能结构、通信协议、数据管理策略及人机交互界面,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使软件具备了用户管理、工作面信息采集、液压支架控制、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用户画面采用中文环境,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控制安全可靠,数据存储量大,处理方便,精度高,安装简单并且调试方便可靠。   最后,对本次软件设计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文艺演出的飞速进步,传统舞台的演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以矩阵舞台为代表的舞台控制系统需要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现代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
铁合金矿热炉负载特性非线性及常有短路运行方式发生,使其供电系统出现谐波,为了减少谐波对电网的影响,对其进行谐波补偿是非常必要的,而谐波补偿的前提就是准确快速的检测出电网谐波分量。分析了模拟滤波算法、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自适应滤波器算法和瞬时无功功率法等电网谐波检测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三相铁合金矿热炉供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检测法对三相铁合金矿热炉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构建一个可信、安全的网络世界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网络环境中的身份认证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它可以提供机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和抗抵赖性
欠驱动系统是指独立控制输入量少于系统自由度的一类非线性系统,广泛存在于交通运输、机器人、航空航天器等复杂系统领域;欠驱动系统由于控制输入的缺失使得其控制问题成为控
增强现实技术是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一项高新技术,其来源是虚拟现实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扩展和创新。增强现实的本质即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嵌入客观存在的真实场景
IETF于1998年12月发布了标准RFC2460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IPv4中存在的危机,但在IPv4和IPv6中有些安全问题的原
在现代电力系统建设中,数字仿真计算已成为决策、规划、调度和运行的主要科学手段,而电力负荷模型是影响仿真结果精度和可信度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建模的研究一直滞后于电力工业的发展。重庆电网负荷的主要成分为重工业负荷及空调负荷。而川渝电网目前所使用的40%异步电动机+60%恒定阻抗能否如实反映本网负荷特性值得研究。本文通过对历史负荷建模方法的比较,基于实际电网提出
近年来,内燃机排放等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日益重视,可以使用多种清洁能源的斯特林发电系统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就是与斯特林发动机配套使用的一种永磁直线发电机。为满足特定场合的应用要求,本文对轴向充磁式永磁直线发电机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分析、优化和实验工作。本文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oft,根据要求设计了一台1kW的轴向充磁式永磁直线发电机,并对该永磁直线发电机动子外径、永磁体的宽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