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康复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结果,描述患者的病例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康复措施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情况,探讨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医院今后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转入长春市某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的患者236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次数、卒中类型、偏瘫肢体侧、病程、康复介入时间、体质指数、伴随病种、入院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其他功能障碍情况、入院时及出院时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FMA-LE得分、平衡功能Berg得分、Hold en步行功能级别、日常生活能力MBI得分。采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病例信息,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的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之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治疗前后比较采用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组间比较使用曼-惠特尼U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本研究236例脑卒中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70.3%,女性患者占比29.7%;年龄范围在20~87岁,以45~59岁、60~74岁患者占比居多;缺血性脑卒中占比69.5%;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占比74.6%。2.不同性别的脑卒中患者间,年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患者年龄高于男性患者;不同年龄的脑卒中患者的卒中类型、发病次数和发病季节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较高的患者患缺血性脑卒中比例较高,随年龄增加,患者复发脑卒中的占比增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年龄组与脑卒中发病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发病季节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间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冬季发病比例较高。3.对于脑卒中伴随病种来说,脑卒中伴发高血压患者82.2%;伴发糖尿病患者35.2%;伴发高脂血症患者21.6%;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4.0%;伴发心脏疾病患者20.3%;伴发其它疾病患者7.2%;随年龄段升高,患者伴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心脏疾病的比例增多(P<0.05);缺血性脑卒中伴随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较多,而出血性脑卒中伴随高血压的比例较多(P<0.05)。4.脑卒中患者出现所有并发症的比例为28.4%,其中肩痛占11.0%,肩关节半脱位占7.2%,肺部感染占比6.8%;出血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采取常规康复联合低频r TMS治疗的患者(P<0.05)。5.在所有的研究对象中,出现浅感觉障碍患者占比34.7%;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占32.6%;出现二便失禁患者占8.1%,出现便秘患者占比23.3%;女性患者出现浅感觉障碍、便秘和吞咽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段较高的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比例较高(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二便失禁的比例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6.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康复联合低频r TMS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常规康复联合低频r TMS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组(79.1%)的患者(P<0.05)。7.年龄、有无并发症和浅感觉障碍是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与20~44岁的患者相比,45~59岁、60~74岁以及75~87岁脑卒中患者的OR(95%CI)分别为6.345(1.644,24.483)、6.251(1.601,24.410)和4.955(1.173,20.936)。有并发症、浅感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经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较差,其相较于无并发症、无浅感觉障碍的OR(95%CI)分别为1.910(1.031,3.541),2.849(1.585,5.121)。年龄、有无并发症、浅感觉障碍和二便失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与20~44岁的患者相比,45~59岁、60~74岁以及75~87岁脑卒中患者的OR(95%CI)分别为10.563(1.406,79.335)、19.708(2.559,151.756)、23.699(2.906,193.279);有并发症、浅感觉障碍及二便失禁的脑卒中患者经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较差,相较于无并发症、无浅感觉障碍、无二便失禁患者OR(95%CI)分别为2.548(1.333,4.873)、2.564(1.393,4.720)、11.068(2.196,55.780)。结论:1.该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多为缺血性脑卒中,男性为主,年龄段集中在45~59岁以及60~74岁;随年龄增加,患者复发脑卒中的占比增加;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冬季发病比例较高。2.缺血性脑卒中伴随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较多,而出血性脑卒中伴随高血压的比例较多。3.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康复联合低频r TMS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常规康复联合低频r TMS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组的患者。4.高年龄段、有并发症和浅感觉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危险因素;高年龄段、有并发症、浅感觉障碍和二便失禁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