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历史小说”是中国二十世纪后二十年文坛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随着八十年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格局的大转变,宽松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先后出现了诸如寻根小说、先锋小说等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学流派,他们在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有益的探索,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等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并在创作中的日趋成熟,中国文坛的一些小说家自觉地将目光聚焦到对史实的文学书写上。在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下,当代“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书写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传统历史题材小说不同的、全新的历史观念和独特的叙事方式,给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产生了一大批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成为了读者喜闻乐见的小说题材,并带动了历史题材影视改编的发展。本文共分三章对“新历史小说”的历史书写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章:对“新历史小说”概念的形成和范围界定进行梳理,并从当代文学内部和后现代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因素。第二章:结合后现代和新历史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在与传统历史小说和革命历史小说的对比中,阐释“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念和历史叙事。质疑历史客观真实、进行主观化的虚构,以历史循环论消解进步论、以偶然性消解历史必然性,以边缘和民间代替中心,以此来颠覆和解构既往历史观;利用后现代游戏性的叙事技巧如反讽、戏仿、碎片的拼贴等对历史进行戏谑和嘲讽。第三章:分析“新历史小说”在创作上面临的困境:专注于“小历史”的书写但又无法实现对“大历史”的超越,使自身陷入了价值相对主义;追崇偶然性,忽视历史客观规律走向了历史不可知论;迷恋于边缘和媚俗成为世俗性“主流文化”的牺牲品。“新历史小说”的历史书写在当代文坛上有其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其面临的创作困境制约了它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