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敏素质作为一种综合的身体素质,代表着复杂的运动技巧,它所体现的是在运动过程中迅速、准确、协调、灵活的改变运动方向、变换空间位置以及对外界刺激做出快速反应(感知觉、预测、决策)的一种综合能力,灵敏素质应在其敏感期进行发展。小学阶段是灵敏素质发展的适宜期和最佳期;如能在此阶段进行科学化、合理化,有针对性的练习,灵敏素质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本论文选取9-11岁小学生作为测试对象,9-11岁这个年龄段正处于灵敏素质发展敏感期。综合考虑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选取(锥形标志物、灵敏杆、实心球、绳梯、小栏架)等进行不同组合练习,作为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与手段。把不同组合练习运用到体育课堂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们体育课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在新颖、愉悦的体育课堂中得到提高,促进各项身体素质尤其是灵敏素质到快速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选取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四年级(4)班、四年级(5)班共4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20名学生,对照班20名学生。实验前对两班的各项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10周教学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筛选的灵敏素质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并对两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量表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灵敏素质测试指标:六角球抓球、伊利诺斯(Illinois)跑、“Z”形跑、15s立卧撑、十字象限跳的测试成绩均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说明不同组合练习对灵敏素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反观对照班在五项灵敏素质测试指标成绩上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变化;基于9-11岁是灵敏素质发展敏感期,传统练习方法也可以使灵敏素质得到改善。由此表明加入不同组合练习的实验班对9-11岁小学生灵敏素质的提升效果要远远好于对照班。2.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在50m跑、1min跳绳、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指标上的测试成绩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高幅度很大。在1min仰卧起坐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照班在以上4项身体素质指标上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但有不同幅度的改善。然而两班在坐位体前屈指标上基本无变化。说明相比对照班,加入不同组合练习的实验班对体现速度与力量素质指标的影响效果更好,对体现柔韧素质指标基本无影响。3.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三个维度上均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班学生在在体育课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三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施加不同组合练习的体育课堂更能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体育课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