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是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的焦点之一是解释企业为了效益的原因选择了某一会计实务,即会计政策是预先选定的,以减少企业和其权益持有者之间可能发生冲突的成本。盈余管理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加速了公认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在实证会计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试图解释某些上市公司为什么在2001年选择了债务重组会计政策,分析并检验其是否有意减少企业和债权人、股东等权益持有者之间的冲突,或是为了逃避证券监管和维持企业账面效益等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 具体地看,本文研究的重点及主要贡献包括: 1.通过比较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分析现阶段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发现新债务重组准则仍可能被上市公司用来从事盈余管理;通过比较几种学术界最流行的盈余管理的定义,梳理出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实际盈余管理”与“会计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两组概念的区分,为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2.通过回顾代理理论、盈余管理理论及经济后果论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债务契约和经理人的激励契约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数据对各契约成本的牵制作用,为管理层利用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3.搜集2001年实施债务重组的165家上市公司的观测样本以及控制样本,采用描述统计、参数与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敏感性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债务重组公司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的动因进行解释和分析,并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业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事实依据。 4.通过实证研究对上市公司利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进行了揭露。研究发现,虽然新重组准则的修订遏制了上市公司通过确认重组收益并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管理盈余的方式,但关联方之间资产置换、债务豁免等隐性的盈余管理变的更为频繁。此外,统计发现2001年有部分债务重组公司利用资本西北}业人学硕十沦文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而这进一步证明了重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事实。 最后,本文对如何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探索。从完善债务重组准则、公司法、审计监督以及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关键词: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资本公积
其他文献
<正>2014年12月19日下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各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了经济
<正>当前,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已经在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开展,效果很好。有些普通高等院校也初步开展起来,有调查表明,大学生最想得到的就业方面的辅导为职业生涯
在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生命哲学思潮中 ,宗白华以美学独具一格。宗白华之所以选择美学 ,不仅是出于个人的学术偏好 ,而且是出于对生命本体的深刻认识。宗白华认为真正的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办公厅视察、调研时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要求,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党委办公部门工作的根本遵循。关于其中"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
官督商办企业是西方股份公司制度在中国的最初实践 ,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但带动了风气的开化 ,而且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崛起 ,对中国现
时域有限积分法计算散射体散射场时,由于内存和计算量的限制,只能获得近场数据。要得到远场,需要引入近场远场转换技术。本文在时域对近远场转换方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给出
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学里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 ,在理论上、方法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特点 ,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和专
传统复合左右手漏波天线只能辐射线极化波,因此使得漏波天线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通过构造复合左右手漏波天线实现前向扫描及后向扫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传输线单元切角,
<正> 三、先秦词汇复音化的原因和途径先秦是汉语词汇复音化开始的阶段,也是复音化进展十分迅速的阶段。这跟社会发展对语言的影响以及汉语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在人力资本不断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缓解更需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本文基于用人单位招聘行为偏好的实证基础,探讨了以培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