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E2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E2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模拟表位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区E2基因变异较大,病毒侵入机体时,可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与HCV感染慢性化有关.包括高变区的E2蛋白含有中和性抗原表位,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因此对HCV包膜区基因结构特点及相应蛋白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HCV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部位,对于研制疫茵及治疗用药、理解HCV感染后慢性化的机理以及HC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取HCV包膜区E2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因克隆、蛋白表达以及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模拟表位的研究.一、HCV包膜蛋白E2基因的克隆与测序,从一名HCV感染者血清中提取病毒RNA,用随机引物反转录成cDNA,以半巢式PCR扩增出E2区基因,通过将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筛选具有正确读码框架的E2区基因.二、HCV包膜蛋白E2的表达与纯化,构建了一系列包膜蛋白E2基因的原核细胞表达质粒和真核细胞表达质粒.三、HCV包膜蛋白E2的免疫原性和模拟表位研究,利用纯化的包膜蛋白E2 (P16)对HCV感染者进行了抗-E2抗体的筛查,阳性率为32.1﹪;利用质粒pCIHCVe2进行了包膜蛋白E2的基因免疫方面的研究,发现E2蛋白在诱发机体的体液免疫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通过利用P16结合血清中的抗-E2抗体筛选了一个随机十二肽库,找到了一个模拟表位,可能为E2蛋白的构象型表位.该文对HCV包膜区E2基因结构特点及相应蛋白功能的研究,证明其在HCV诊断、预防和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蛋白的模拟表位研究为HCV疫苗的研制提供了资料.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脂肪干细胞作为最近发现的一类分布广泛,获取容易,分化能力较强的间充质干细胞,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因此,对于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