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对于磨牙远中关系和上牙列拥挤的错牙合,我们可以通过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纠正磨牙关系,同时获得上牙弓内间隙,以解除牙列拥挤。近年来,“摆”式矫治器(Pendulum appliance)作为一种不依赖患者配合的矫治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其临床效果及对牙牙合骨骼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定研究。但上颌第二磨牙的不同萌出情况是否影响治疗效果,以及最佳矫治时机应为何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选取适当病例,采用“摆”式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效果。同时,我们将所选病例根据上颌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成两组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显示:1.“摆”式矫治器治疗后上颌磨牙发生了明显的远中移动。2.上颌磨牙远中移动同时,伴随有磨牙远中倾斜和一定程度的前牙支抗丧失;面部骨骼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3.对于第二磨牙萌出组和未萌组,治疗后两组的磨牙远中移动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未萌组,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倾斜程度较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在萌出组,其上颌第二磨牙所发生的远中倾斜程度较大,上颌第一磨牙在垂直向上伸长较多,并且上颌中切牙发生的唇向倾斜移动较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由结果分析所得结论:1.“摆”式矫治器可以有效的远中移动上颌磨牙。2.“摆”式矫治器主要影响上颌牙齿,而对面部骨骼影响较小。3.“摆”式矫治器在远中移动磨牙的同时伴随有上颌磨牙远中倾斜和上颌前部支抗丧失。4.已萌出的上颌第二磨牙对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效果无明显影响。5.上颌第二磨牙的萌出与否对磨牙的远中倾斜有较大影响。第二磨牙的萌出减轻了第一磨牙的远中倾斜程度,但其本身远中倾斜程度增加。我们考虑这可能与上颌第三磨牙牙胚的存在有关,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6.已萌出的上颌第二磨牙增加了上颌前部支抗的负担,造成较多的支抗丧失。临床上应注意加强支抗。另外,从支抗角度看来,使用“摆”式矫治器的最佳时机应在上颌第二磨牙萌出之前。7.对于上颌第二磨牙已萌出的患者,在治疗后其上颌第一磨牙在垂直向上伸长较多。临床上对于高角病例,特别是上颌第二磨牙已萌出的病例,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