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型抑郁是一种基因与环境交互影响的重性精神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其患病率在全球达到了15%,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2.3%。时至今日,重型抑郁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虽然既往研究在神经递质失衡、神经营养改变和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但这些研究大多只能从某一方面解释其可能的发病原因,其确切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因此,针对重型抑郁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肠道微生物作为人体最大最直接的外环境,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影响了宿主的功能与行为。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重型抑郁病人肠道内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不同;将重型抑郁病人和对照组健康人的粪便定植于无菌小鼠的肠道中,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两组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临床粪便标本测定结果一致;两组小鼠行为学测试表明:与定植了健康对照粪便微生物的无菌鼠相比,定植了抑郁症患者粪便微生物的无菌鼠表现出了“抑郁样”行为。据此,课题组成功构建“人源化”肠道微生物紊乱所致抑郁模型,且证实肠道微生物紊乱是抑郁症发生的潜在新致病因素,亟待进一步明确肠道微生物紊乱导致抑郁的机制。本研究以“人源化”抑郁小鼠为载体,以“微生物-肠-脑”轴为主线,采集“血清、粪便和海马”三个层次的小鼠样本,通过多种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抑郁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的代谢谱,整合相关代谢改变,明确肠道微生物导致抑郁的代谢机制。目的:研究肠道微生物导致抑郁的代谢机制。方法:1.基于GC-MS、NMR、LC/MS的代谢组学平台,比较“人源化”抑郁小鼠与正常对照小鼠血清、粪便和海马的代谢表型,筛选出组间差异代谢物。2.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血清、粪便和海马样本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功能整合分析,寻找肠道微生物紊乱导致抑郁的关键代谢通路。结果:1.抑郁小鼠和对照小鼠的粪便、血清、海马样本的代谢谱显著不同。2.我们共鉴定出69种差异代谢物。在粪便中,与对照组相比,9种在抑郁小鼠中表达上调,19中在抑郁小鼠中表达下调。在血清中,与对照组相比,8种在抑郁小鼠中表达上调,14种在抑郁小鼠中表达下调。在海马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13种在抑郁小鼠中表达上调,6种在抑郁小鼠中表达下调。整合三个水平的代谢改变,我们发现肠道微生物主要通过调节宿主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导致抑郁的发生。结论:肠道微生物主要通过调节宿主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导致抑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