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NC),作为一种提升数据分发网络的容量的传输机制,对通信网络的设计,实现和理解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编码已经变成了网络传输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网络编码具有许多开放性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网络编码的复杂性、单播网络编码、污染问题、提高网络吞吐量,增加网络健壮性和安全性等,这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单信源网络编码(Single-Source Network Coding)中,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是让信源可以以最大的速率向所有信宿节点传输数据,众所周知,这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来实现。然而,在多信源网络(Multi-source Network Coding)中,更关注信息的可达信息速率域(Achievable Information Rate Region)问题。与单信源网络有确定的解决方案不同,多信源网络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研究人员常常采用多信源网络编码的特例,也就是双信源网络编码。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确定双信源网络编码问题中的容量域(Capacity Region)与信息速率域(Information Rate Region)。该方法将组播传输过程分解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自己的组播需求来分配不同的传输速率。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面临的是多商品流问题,第二阶段是网络编码问题。这种方法控制每个信源节点的传输速率。通过在许多网络拓扑中采用这一方法,我们从仿真结果中发现容量域和信息速率域在双源双汇网络中被达到了。更进一步的是,三阶段方法比传统的网络编码能够承载更大的信息速率域,这是因为通过路由将链路中较小的容量利用起来了。另外,增加链路的容量会提高整个的吞吐量。第二种方法是最小化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少网络编码节点数来减少网路编码的复杂性。该方法是通用的,因为它对每个源进行单独处理,因此适用于单源和多源网络。该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信息传输路径来降低在整个网络中的编码结点的数目。从仿真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此方法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这种方法不依赖于网络中的终端的数据包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