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嗣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叔嗣是明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是正德、嘉靖年间中原诗坛和中原文人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创作并不以复古为宗,而是多抒发自我的身世感怀,于复古派外另辟“古澹”一支。在当时的明代诗坛就享有较高的评价,奠定了其在明代诗坛和文坛的地位,并且影响深远,清代初期王士禛的“神韵说”也多受其启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沿袭传统的研究习惯和研究思路,高叔嗣一直被认为是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复古派的羽翼,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只是对他进行简单介绍、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谈。因此,高叔嗣成为了明代中期文学史上相关个案研究的一个空白,同时也是明代以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诗歌研究史上的一个盲点,对他的专门研究十分匮乏。在研究与高叔嗣同时代的作家时,刻意回避甚至忽略高叔嗣与他们的交游,导致了其生平和交游情况语焉不详、甚至多有错讹。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决定对高叔嗣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从而有助于全面反映明代诗歌的总体风貌和发展脉络,为明代文学的作家个案研究领域添砖加瓦。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叔嗣进行具体研究:第一章对高叔嗣的家世、生卒和著述等情况进行梳理和考证,纠正其中的相关错误;第二章对高叔嗣的生平与思想进行剖析,探讨其独特人生对其思想产生的影响;第三章对高叔嗣的文学创作与艺术特色进行赏析。结语部分对高叔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进行论述并作出展望。期望能够较为全面的理清高叔嗣其人及相关著作,并通过分析其在明代中期特定历史时期的交游活动和文学创作,真实显示高叔嗣在明代诗坛应有的地位,这便是本论文的基本着眼点。
其他文献
高校科技人员的工作与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增强我国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对于积极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大力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
无心跳供体作为肺移植供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多年,且预后良好。而供体的短缺、肺保护的不完善和伦理学上的争议仍制约着无心跳供体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的不
文章以《格萨尔》中采集出来的有关商业事象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经济生活、生产方式、商业贸易等方面入手,进行试探性分析研究,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一列举出了《格萨尔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ongenital dysfibrinogenemia,CD)是由编码纤维蛋白原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纤维蛋白原结构和功能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该病一般为常染色体
诗镜“病论”是7世纪印度著名文艺理论家檀丁的诗学著作《诗镜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论述了文学创作时容易产生的十种病过。其在藏、蒙地区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本文对诗镜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西多种资源呈现出碰撞、融汇的多元发展局面。同时,大量的论文与专著在不断总结、反思中国文
期刊
“1”有时可用n×1/n[(n+P)-p]、a°(a≠1),Log_a~a(a】0,a≠1)、Log_a~b·Log_b~a、1~n、sin~2x+cos~2x、tgπ/4、ctgπ/4、tgx·ctgx……来代替,使初等数
近些年以来,把文学研究的视野从纯粹的文本研究扩散开去,从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出发研究文学,业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势。而在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文学期刊成为现当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