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存在着精英化的倾向——很多女作家都以描写现代城市女性经验见长,却对当下乡村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缺乏人文关怀。60年代出生的东北女作家孙惠芬比较特殊,她自创作以来就执著而持久地凝视着乡土,并集中地将自己对乡民的审美观照投注到女性形象上来。然而评论界常将孙惠芬的创作放置在“乡土文化”的背景下阐释,对她创作中的乡村女性书写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忽视了她的小说对女性文学发展的意义。本文试图说明孙惠芬小说中的乡村女性书写对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价值。
引言简要介绍了孙惠芬的创作实绩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将孙惠芬的小说纳入到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视野之中来考察研究。由于孙惠芬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得她将乡村女性作为一以贯之的书写对象,对于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女性生存境遇的探寻追求成为作者观察与把握社会、人性的视角和切入点,而这一创作特点恰恰突出了她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中的独特之处。第二章探讨孙惠芬塑造的乡村女性形象与男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女性心理描写的探幽入微;将女性放置在单调而漫长的日常生活层面加以表现;以“肝肠寸断”的语言娓娓描绘着女性本真鲜活的原生形态,这些个性特色改变了以往文学史上男作家对乡村女性固定的书写模式,进而显现孙惠芬女性书写的价值。第三章挖掘孙惠芬小说中传达的全新的女性主义思想:对新时期激进的女性主义文化立场持疏离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了宽容温厚的女性叙事文本;揭示乡村姐妹情谊背后女性心理深层次的沉疴痼疾并进一步反思人性弱点;积极建构符合生命合理性的女性主义人文价值观念。结语总结说明孙惠芬的小说不仅拓展了女性文学的表现题材和视野,更表现出女性文学的发展会更加具有宽广胸怀和容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