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三方合作模式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方合作”是近年中国开展对外援助活动的重要方式。中国目前已经与英国、美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不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达成正式或非正式的三方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访问欧洲主要国家时,与这些国家积极探讨开展三方合作的可能性。2014年,中国官方发布的《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也提到,过去几年中国积极开创对外援助新方式,大力开展三方合作的试点项目。相比于其他传统的援助方,以及巴西、南非等新型援助国家践行三方合作的进度,中国官方开始大力推动对外援助三方合作模式的时间较晚。但中国的三方合作发展非常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机制,并与国际组织和传统发达援助国展开了项目实践。  从援助的历史发展来看,对外援助向来是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南北国家发展差距已经深深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援助理念已无法适应提高援助效果的需要,“减贫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援助新的主题。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作为传统援助模式,曾在对外援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将持续影响着国际援助体系。但两种模式彼此孤立的关系,影响了最终的援助效果。三方合作的出现为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它结合了各方比较优势,大大提高了援助发展有效性。同时,也为新型援助国和传统援助方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为双方展开进一步合作创造了可能性。  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其与国际社会的融入程度决定了中国对外援助发展事业离不开与其他各援助方的合作。中国在以国际组织和传统发达援助国为“发展合作提供方”的三方合作援助已逐渐展开,目前已初具规模。中国是三方合作中的“中轴国”,作为过去重要的受援方和南南合作中的中坚力量,其对外援助有着特殊的优势,这必将在三方合作中大有作为。但三方合作协调成本、项目设定标准和援助效果鉴测以及最后的数据记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将是之后中国发展三方合作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尾巷配置对采空区瓦斯流场的影响,根据N1-2工作面的巷道布置情况,建立了配置尾巷的工作面与采空区数学物理模型。结合周期来压对采空区冒落物孔隙率的影响,按周期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是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的灵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解决的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1、金砖国家峰会机制的建立,是否促进了金砖四国在国际领域的合作?2、冷战后,金砖四国间逐渐加强的认同,是否促进了其对外行为的趋同?3、若如理论预期的那样,金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