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世界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其小说创作理论、批评理论和后期小说创作都具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能够互相阐释和印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同时梳理了国内外卡尔维诺研究现状,尤其是国内作品译介的渐趋完善,卡尔维诺的读者们将会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卡尔维诺。考察了卡尔维诺本人在巴黎旅居时一方面对罗兰·巴特、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吸收,另一方面其小说创作又明显受到以雷蒙·格诺为代表的乌力波文学小组的影响。其创作理论、批评理论和后期小说都呈现出有别于传统叙事的特征。这是了解卡尔维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础。第二章探讨了卡尔维诺后现代主义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前四节从卡尔维诺《美国讲稿》提出的“轻逸”的艺术风格、“速度”之美、“晶体结构”的叙事模式、“开放型百科全书式小说”的文学理想这四个具有后现代色彩的小说创作理论出发,具体分析探讨卡尔维诺的创作思想;第五节则从《为什么读经典》入手考察其经典观,揭示其经典观与一元化的传统经典秩序的不同。通过对其小说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的探讨,有助于理解其后现代小说的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卡尔维诺后现代主义创作实践。本章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其后期的代表性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寒冬夜行人》、《命运交叉的城堡》进行分析。第一节主要从四部作品的非线性叙事模式进行阐释,表明了其作品的结构和叙事有别于传统的封闭叙事,具有更加开放的空间。第二节主要分析了卡尔维诺小说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和创作方法的多元性特点,卡尔维诺的后现代主义创作实践一方面表征了卡尔维诺对文学创作手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有形式探索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其在努力拓宽文学边界,对文学传统持挑战的姿态。第四章试图对卡尔维诺后现代主义小说及理论在西方、国内的评介来进行提炼总结。总之,本文通过对卡尔维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渊源、创作理论、批评理论、小说实践的分析阐释,试图去追寻其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痕迹,不仅可以为我们了解西方后现代主义提供一个比较平易的入口,而且对国内当代文艺理论和作家们的写作也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