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防性外交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是与联合国联系在一起的。它是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的实践中独创的新思想,并被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冷战后加以系统化。预防性外交与我们平时所讲的用外交方式来预防冲突的发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主要意义在于它被联合国创建后,成为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介入与解决地区争端与冲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外交方式,所以它有自己特有的内涵与作用。预防性外交在冷战结束以前一直受到冷落,冷战后它重新受到了各国的重视。但由于预防性外交在国际社会中还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问题,所以它还很不完善,其作用有限,只能有预防功能还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本文指出,东盟的预防性外交也即ARF的预防性外交是预防性外交在亚太地区尤其东南亚地区的初步尝试,也是东盟地区论坛(ARF)这一亚太地区唯一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发展的新阶段。其目的是通过开展预防性外交,来预防东盟与区外大国之间发生争端与冲突,以消除区外大国对东盟形成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安全威胁。
本文通过对东盟预防性外交的系统性研究,认为它具有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制约因素使其难以在亚太地区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本文认为东盟的预防性外交所具有的特点与作用上的局限性,使预防性外交对东盟-中国安全关系的影响存在着不平衡的两重性。尤其它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制约因素,对双方安全关系的消极作用会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