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育人第一”为宗旨的非盈利性高校后勤公司企业化运营的真正实现,取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全方位的体制创新,亦包括激励机制的创新。处于相对封闭市场条件下的高校后勤公司要真正成为自由竞争市场化主体的企业,其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致力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激励机制构建研究,立足于对激励理论、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科学理论和分析模型的综合研究和创新,深入探讨了高校后勤公司激励机制的构建路径。全文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在具体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又结合高校后勤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高校后勤公司激励机制模型,对模型中的各因素做了具体的构建研究,并提出了应将学生满意度纳入高校后勤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机制的观点。本文还以浙江容大教育发展集团公司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公司具体资料的研究,并采取了座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从七个激励因素的角度对公司的激励机制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同时初步设计了在容大集团绩效考核中引入学生满意度指标的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其他具有与高校后勤相同背景的企业的激励机制具体构建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