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枣园天然钠基膨润土-黄腐酸复合材料施用效应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沙质土壤漏水漏肥严重,此类地区水肥资源如何高效利用是解决林果提质增效的关键;红枣产业作为发展南疆农业经济的支柱之一,近年来却由于生产成本的攀升和收购价格的波动,致使果农收益缺乏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和田骏枣为研究对象,基于枣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首次将具有吸水性、膨胀性、吸附性、粘着性、阳离子交换性、无毒无污染等优良特性的天然钠基膨润土与矿源黄腐酸复合,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筛选出二者保肥效果最佳的配比,再加入枣树生长发育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制成一种具有天然安全、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等特性的复合材料,通过枣园试验,明确复合材料不同用量的施用效应,旨在为沙区土壤改良,减肥增效,实现林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中,天然钠基膨润土与黄腐酸不同配比均有效减少了土柱中水分和养分的渗漏,膨润土占比越高,保水保肥效果越好。四次淋洗后土柱中水分累计渗漏率降幅达20.98~85.10%,氮素累计渗漏率降幅达30.45~85.52%,磷素累计渗漏率降幅达31.25~85.63%,钾素累计渗漏率降幅达40.76~83.63%,有机质累计渗漏率降幅达28.21~79.49%,结合枣园实际生产应用,推荐天然钠基膨润土-黄腐酸的最佳配比为1:2。(2)天然钠基膨润土-黄腐酸复合材料不同施用量(0.5倍、1.0倍、1.5倍)均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其中1.5倍用量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提升养分(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效果最明显;在枣树整个生育期,1.5倍用量的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高,说明其对养分有较好的固持缓释作用,尤其是对碱解氮和速效钾效果最为明显。(3)复合材料不同施用量对枣树新稍长度、枣吊长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枣树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1.5倍用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其新稍长度增加了17.25cm,枣吊长度增长了3.94cm,从幼果期到果实膨大期叶面积增幅149.51%,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6.77%。(4)复合材料不同施用量均有效增加了红枣的横纵径,1.0倍和1.5倍用量显著提升了红枣的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分别提升了15.80%和15.10%,1.5倍用量显著提升了红枣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提升了8.29%。1.0倍用量和1.5倍用量显著提高了红枣的单果重,较对照分别提高了9.56%和13.31%,复合材料不同施用量均能够显著增加红枣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10.48%、28.89%和63.62%。综上所述,天然钠基膨润土与黄腐酸1:2制成的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改善枣园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促进枣树生长发育,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能够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其中复合材料1.5倍用量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着。从过去讲究小学数学做题效率、基础数学只是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数学文化的渗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热爱数学,对小学数学来说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观念。本文从小学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正确的在小学课堂中渗入数学文化。
以“蛋白质”一节为例,通过挖掘和整合“胶原蛋白”相关教学素材和资源,创设系列情境,用“情境—问题—活动”探究学习模式,落实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并借助乐高模型,以拼接胶原蛋白为学生活动主线,突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达成深度学习的教学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长且难以治愈。寻找优化COPD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及科研人员的关注重点。随着国内、外关于肺-肠轴及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与CO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医多种治疗方法可对COPD相关肠道菌群产生有利影响。运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恢复机体免疫平衡,从而防治COPD,成为干预COPD发生、发展的新思路
在“眼和视觉”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体验、思维导图构建、实物观察、实物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清晰地认识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并能够深刻理解近视的形成原因,认同预防近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含水粘土矿物,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吸附、粘结等性质。土壤施用膨润土后,可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减少土壤对磷、钾的固定;膨润土与化学肥料混合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膨润土用作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家禽的饲养价值,降低饲料成本。综述了膨润土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农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较于初中阶段物理学科而言,高中物理学科抽象性更加明显,从学生角度来说,若其在具体学习阶段,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则很难形成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也提出严苛的要求。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要以新课改要求为方向,科学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氛围,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学科发展。文章立足新课改背景,在阐述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因素和构建物理高效
口腔微生物对宿主的疾病健康状态有着复杂的影响。研究发现肺部的菌群组成与口腔的菌群组成高度相似,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痰液、支气管灌洗液中检测出口腔致病菌,提示口腔微生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口腔微生物可能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蛋白水解酶的作用等途径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总结了口腔微生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关系的现有证据
生物学中很多知识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掌握一般规律中的特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本文例举了常见高中生物学中的“并不是”,为生物学概念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
以四甲基溴化铵(TAB)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MDAAC)为改性剂,对天然钠基膨润土进行双阳离子复合改性,制得低成本吸附剂双阳离子复合改性膨润土(T/P-PRT)。用FTIR、BET等手段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初始pH、吸附温度、接触时间等因素对水中偶氮染料甲基橙(MO)的去除效果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经改性后,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平均孔径增大。T/P-PRT对MO的最佳吸附条件为M
<正>课堂评价是重要的教学载体.新课改实施旨在建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缺乏使用评价用语的意识.偶尔使用评价用语也是流于形式,不能通过课堂评价彰显数学本质,更不能通过课堂评价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