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根据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耳郭、外耳道及中耳畸形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参照分类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探讨各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优势。 方法: 统计从2003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102例108耳,术前分别对患者耳郭、外耳道以及中耳畸形程度进行分类,对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听力检查结果以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分类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58耳行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支架植入Ⅰ期全耳郭再造术;50耳行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支架植入全耳郭再造加听力重建术,其中19耳为耳郭再造与听力重建Ⅰ期完成,28耳为耳郭再造与听力重建分两期完成,3耳行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支架植入全耳郭再造+骨锚式助听器(BAHA)安装术。术后对再造耳进行外形评估,并再次复查听力,了解再造耳的成活情况及听力提高程度。 结果: 本组病例共102人108耳,根据Altmann分型法,Ⅰ型患者11耳,Ⅱ型患者55耳,Ⅲ型患者42耳。颞骨薄层CT检查示外耳与中耳畸形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外耳畸形程度越重,中耳畸形程度也越重。听力学检查结果示:中耳畸形程度越高,听力损失程度越大,患者行听力重建术后,听力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者因先天性小耳畸形这一生理缺陷可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到37个月,108例患耳(100%)行耳郭再造术后均成活,皮瓣血运良好,无植皮失败,再造耳外观无明显肿胀,再造耳形态、颜色、大小、耳颅角、位置与对侧基本一致。再造耳精细结构显示良好。2例患耳通过Ⅱ期手术对再造耳的局部精细结构做了修正。术后出现并发症7耳,2耳为再造耳受外力作用后支架外露,经手术治疗后愈合。1耳术后出现头皮血肿,行清创术清除皮下淤血后愈合。2耳出现术后耳郭肿胀,予强的松口服后肿胀消退。2耳行听力重建术后出现外耳道狭窄,行Ⅱ期耳郭再造术时对瘢痕狭窄的外耳道再次扩大,术后定期随访清理,未发生再狭窄。 结论: 术前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详细的外形评估、影像学检查及听力学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对不同的畸形患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更能提高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