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区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是供电企业科技进步的需要,它既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又是减人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广州南区供电局从1996起,对辖下的110kV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建设,到2004年底已建成无人值班变电站12座,其中新建7座(长洲站、怡乐站、小港站、茗望站、大塘站、谷围站、领馆站),旧站改造为无人值班站5座(南箕站、沥()站、江南站、大基头站、赤岗站)。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关键在于满足电网调度对其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为此,在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坚持“可靠性第一、兼顾经济性和适用性”的原则。   本文以广州南区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历年的建设经验为背景,详细综述了旧110kV变电站常规无人值班改造及新建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模式的实施,以及建设中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及经验等。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无人值班变电站现状及其发展。概述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从第一代全集中式,第二代功能分布式及今天按间隔(设备)的分散、分层分布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依托于当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向全分散式系统发展。2、旧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改造。介绍广州南区110kV江南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以常规的三遥分布式远动装置(RTU)来实现无人值班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及施工经验。3、新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介绍新建的110kV领馆变电站的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模式,自动化系统功能、实施方案、施工经验及将来改进的方向。   笔者是广州南区110kV变电站无人值班建设及运行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工程的组织实施及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通过历年的工作实践,清楚地了解广州南区110kV变电站无人值班建设的实施情况、技术标准及施工、管理规范,提出在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改进措施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目前纤维素的酶解技术已基本成熟。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纤维素酶用量大,生产成本高,因此提高纤维素的酶解效率是该技术进行产业化的关键。本论文将超声波技术应用在纤维素酶预处理
在低压配电网中,串联故障电弧是一种极具危害且最普遍的电气故障,由于故障电弧不易被及时准确检测和发现,其对电力网络的潜在威胁巨大。因此,针对低压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串联故障电弧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计算、电弧采集分析以及软件模型仿真等方面对串联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对故障电弧进行理论分析。以气体放电理论为基础,从微观角度对电弧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并
学位
近年来,随着电力供应的紧缺,燃气轮机以其起动快、优越的调峰性能在全国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地区兴建了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方式的发电厂。  本文主要作为直接用户
学位
本论文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增城供电分公司在运行中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设计和建设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以及保护及监控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对电力系统安全连续供电的重要保障。继电保护的工作的正确与否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乃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继电保护工
随着电力市场化的脚步,最优潮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种约束条件日益增多,控制目标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多约束,多目标且难以处理的特点而发展出了一种基于熵理论的最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