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数据库缓存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格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据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出现了计算网格、数据网格的概念。数据库技术在网格技术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现有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要么有统一的视图,要么基于共同的结构。如何在动态的网格环境下高效地建立数据缓存机制,并且利用节点的数据缓存为查询处理服务,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网格数据库是将网格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内容,是随着网格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新需求,其目的是把分布的、异构的数据库有效地集成到网格环境中。查询处理技术和缓存技术是网格数据库研究的核心,而传统的查询处理技术无法适应于动态变化的网格环境。因此,如何在网格环境建立数据缓存、并且利用缓存中的数据为查询处理服务等问题逐步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⑴介绍和分析了网格数据库的应用环境和应用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OGSA的网格数据库原型系统NHGridDB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查询处理架构。⑵针对网格数据库运行环境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缓存的查询处理处理框架。给出了网格数据库查询处理的代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缓存的查询处理算法。在网格数据库NHGridDB中实现了该算法,算法实时地检测网格中各个节点中的任务负载情况以及网络当前状态,根据负载和网络状态合理地进行任务调度,以适应网格环境的变化。⑶设计实现了网格数据库原型系统NHGridDB缓存机制,包括缓存创建和替换算法,一致性维护策略。能够根据网格节点不同的负载情况,在适当时候进行缓存数据和主版本中数据的同步,动态地调整查询的执行。
其他文献
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标记实例是个代价很高且耗时的工作。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动学习旨在根据选择策略从无标记实例中选择信息量最大的部分实例交由专家标记
H.264又被称为MPEG-4-Part10,是2002年由国际电信联盟组织ITU-T的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的活动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制定的视频编码新标准。它在继承
说话人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目标说话人的语音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判断出该说话人身份的技术。目前,说话人识别作为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智能接口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它
本文研究了现有的动态取证技术,总结了动态取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将IDS、蜜罐系统、多Agent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到计算机动态取证模型中的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基于混合技术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借助于网络快速的传播,高速广域网和宽带城域网等正在企业通信网络中进行广泛的建设,促进了现代社会中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容量迅速增长,大量的数据资源存储在各类信息载体中。在这些庞大的信息资源中,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知识。面对浩瀚的数据海洋,人们难以获
学位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信任在P2P网络交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完善的信任模型系统给网络实体间的交互提供了重要支撑。但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目前仍存在着多种缺陷:首先,单一的
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全民共享的信息资源库。用户希望通过这个数据集,检索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权威信息。因此,如何有效、准确地从Web资源里找到用户所需的知识成为信息检
伴随着P2P(peer-to-peer)对等网络应用技术迅速发展,P2P业务成为了重量级的互联网应用,在给网络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同时也长时间占据大部分的网络带宽,吞噬大量的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