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第二语言,在我国升学考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教育者及家长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对英语水平要求的逐渐提高,英语学困生这个群体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大班教学中逐渐凸显出来。研究表明,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在8%-12%,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如何帮助英语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未解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应用“温情教育”多元干预系统,选取河北省邢台市某校初中一年级英语学困生进行心理诱因调查;并筛选14名英语学困生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干预实践研究,试图找到系统完备的干预方法,帮助他们突破学困。本文首先对学困生的研究概况、英语学困的定义及成因探讨、心理特征等做重点阐述。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研究基础,以该校全体初一学生为例,应用瑞文智力测验、PRS测验、AAT测验等测量工具,选取被试,测试英语学困生学习适应性状况,并分析处理测试数据。从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及心身健康方面比较分析,试图找到形成学困的最可能诱因。基于诱因分析结果,选取干预组、对照组英语学困生各14名,应用“温情教育”多元干预系统,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干预实践研究,分析比较干预结果。同时针对上述诱因分析结果,选取两名英语学困生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突破学困。研究结论:通过分析AAT测试结果,发现英语学困生在各内容量表、分量表的等级分布情况均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其中,学习计划、学习热情、听课方法是导致学困的主要诱因。在干预实践研究中,干预组学困生英语成绩、学习适应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个案干预研究中两名学困生的学习适应性较干预前均有较大进步。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应用“温情教育”多元干预系统,能有效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