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砷联合暴露对成骨细胞OPG/RANKL轴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359990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氟砷染毒的成骨细胞(OB)为研究对象,以成骨细胞增殖变化过程中OPG/RANKL轴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和改变为切入点,分别观察OPG/RANKL轴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氟、砷和氟与砷暴露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以期为探寻氟砷联合骨骼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寻找氟砷联合中毒骨骼损害基因靶标、干预位点及氟骨症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方法:1.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将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并经差速贴壁法纯化得到的细胞进行培养,结合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化学等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2.剂量设计与分组:根据文献及预实验,确定氟、砷及氟砷联合染毒剂量:单独氟染毒剂量为0、0.01、0.1、0.5、1.0、2.0、4.0、10.0 mmolF-/L,单独砷染毒剂量为0.1、1.0、10.0μmolAs3+/L;根据各单独染毒组OB增殖与分化情况选择增殖变化较明显的氟(0.5、4.0 mmol F-/L)和砷(0.1、10.0μmol As3+/L)进行析因设计,分别为对照组(0 mmol F-/L+0 umol As3+/L)、低氟组(简称F0.5组)、高氟组(简称F4.0组)、低砷组(简称As0.1组)、高砷组(简称As10.0组)、低氟低砷组(简称F0.5As0.1组)、低氟高砷组(简称F0.5As10.0组)、高氟低砷组(简称F4.0As0.1组)、高氟高砷组(简称F4.0As10.0组),分析氟砷联合暴露对OB增殖分化的影响。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检测72h氟、砷及氟砷联合暴露下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各组分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appaB ligand,RANKL) mRNA表达;用Weste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胞内蛋白糖原合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homology 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NF-κB1、T-细胞因子(T-cell factor-1,TCF-1)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OPG、RANKL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胞外蛋白及Wnt3a、Wnt10b、R-spondin1蛋白,胞外拮抗剂Dkk1、Dkk2、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分泌卷曲相关蛋白(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Sfrp1)蛋白的水平。  结果:1.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得到的细胞,经体外培养后的细胞经鉴定具有典型的OB表型特征,能够分泌碱性磷酸酶、并能形成矿化结节。2.氟离子终浓度0.01~1.0 mmol/L剂量时表现为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ALP活性,而在氟剂量在>2.0mmol/L时表现为抑制作用。0.1μmol/L的砷表现为促进细胞增殖作用而相对抑制分化作用,10.0μmol/L的砷表现为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作用而相对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作用。3.氟砷联合暴露对成骨细胞的影响:3.1氟砷交互作用:As0.1拮抗F0.5的促OB增殖、分化的作用;As10.0与F0.5联合作用时,显著抑制OB的增殖作用;高氟与低砷或高砷联合作用时,主表现为高氟对OB的损伤作用。3.2氟砷联合暴露对成骨细胞OPG-RANKL系统的影响:F0.5上调OPG、RANKL、Runx2、NF-κ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上调OPG/RANKL mRNA及蛋白比值(P<0.05),F4.0下调OPG、RANKL、Runx2、NF-κB1 mRNA的表达(P<0.05),对Runx2、NF-κB1蛋白降低明显(P<0.05),对OPG、RANKL蛋白降低不明显(P>0.05),下调OPG/RANKL mRNA及蛋白比值(P<0.05);砷单独作用下调RANKL、NF-κ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上调Runx2 mRNA表达,但降低Runx2的蛋白水平(P<0.05),对OPG mRNA及蛋白的影响不明显(P>0.05),As0.1、As10.0拮抗F0.5的作用,降低F0.5As0.1、F0.5As10.0组OPG mRNA及蛋白、RANKL蛋白、Runx2 mRNA蛋白、NF-κB1蛋白的表达(P<0.05),F4.0拮抗As0.1的作用,降低OPG mRNA的表达(P<0.05),F0.5组、As10.0相互拮抗,显著上调RANKL/OPG蛋白比值(P<0.05),As0.1拮抗F0.5的作用,降低RANKL mRNA的表达(P<0.05), As0.1、As10.0拮抗F4.0的作用,降低RANKL蛋白、RANKL/OPG蛋白比值(P<0.05), F0.5As10.0组、F4.0As0.1组RANKL mRNA的表达降低明显(P<0.05),F0.5 As0.1组与F0.5组比较、F0.5As10.0与As10.0比较,上调RANKL/OPG mRNA比值(P<0.05), F4.0As0.1,显著升高NF-κB1蛋白水平,促进Runx2 mRNA及蛋白分泌(P<0.05)。3.3氟砷联合暴露对成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氟、砷对胞内核蛋白的影响:F0.5上调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F4.0对β-catenin mRNA的表达影响不明显,但明显降低β-catenin蛋白含量(P<0.05),As0.1上调β-catenin mRNA的表达明显(P<0.05),As10.0上调β-catenin mRNA的表达不明显(P>0.05),但均明显降低β-catenin蛋白水平(P<0.05),氟及砷均下调Gsk-3β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氟明显降低TCF-1蛋白水平(P<0.05);As0.1、As10.0拮抗F0.5,As0.1拮抗F4.0的作用,上调Gsk-3βmRNA的表达,但降低Gsk-3β蛋白的含量(P<0.05),As0.1、As10.0拮抗F0.5,下调β-catenin mRNA的表达,但降低β-catenin、TCF-1蛋白的含量(P<0.05),F4.0As0.1组显著上调β-catenin、TCF-1蛋白的含量(P<0.05)。氟、砷对胞外配体及激动剂的影响:F0.5上调Wnt3a、Wnt10b的分泌(P<0.05),降低R-spondin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不明显(P>0.05),F4.0对Wnt3a蛋白的影响不明显(P>0.05)、显著降低Wnt10b蛋白及R-spondin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砷促进Wnt3a蛋白的分泌(P<0.05),抑制R-spondin1蛋白的分泌(P<0.05),As0.1明显降低Wnt10b蛋白的分泌,对R-spondin1 mRNA的表达作用不明显(P>0.05),As10.0降低Wnt10b蛋白不明显(P>0.05),显著抑制R-spondin1 mRNA的表达;F0.5As0.1组和F4.0As0.1组的Wnt3a蛋白含量高于相应F0.5组、F4.0组(P<0.05),F4.0拮抗As10.0,降低Wnt3a蛋白的分泌(P<0.05),As0.1拮抗F0.5的作用,降低Wnt10b蛋白含量(P<0.05),F0.5As10.0显著下调Wnt10b蛋白含量(P<0.05),而F4.0As0.1组、F4.0As10.0组显著上调Wnt10b蛋白含量(P<0.05)。氟、砷对胞外抑制剂的影响:F0.5对Dkk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改变不明显(P>0.05),F4.0显著上调Dkk1 mRNA的表达,但对Dkk1蛋白的影响不显著(P>0.05),砷下调Dkk1 mRNA的表达(P<0.05),氟及As10.0均上调Dkk2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F0.5升高Sost蛋白明显(P<0.05), F4.0升高Sost蛋白不明显(P>0.05),砷对Sost蛋白作用不明显(P>0.05),氟对Sfrp1蛋白水平的影响不明显(P>0.05),砷显著降低Sfrp1蛋白水平;F0.5As0.1组的Dkk1 mRNA及蛋白高于As0.1组(P<0.05),F4.0As10.0组下调Dkk1 mRNA及蛋白含量(P<0.05),F4.0与As0.1相互拮抗Dkk1 mRNA的表达(P<0.05),F0.5As0.1组显著上调Dkk2 mRNA及蛋白含量,F0.5As10.0组Dkk2蛋白高于F0.5,但Dkk2 mRNA的表达低于F0.5组,F4.0As0.1组Dkk2 mRNA及蛋白高于As0.1组, F0.5As0.1组、F4.0As0.1组、F4.0As0.1组、F4As10.0组的Sost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均低于相应单独组蛋白水平之和(P<0.05),As0.1、As10.0分别拮抗F0.5、F4.0的作用,降低Sfrp1蛋白的含量(P<0.05)。  结论:1.氟、砷暴露剂量的不同对OB增殖分化作用的影响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F0.5促进OB的增殖、分化,下调RANKL/OPG比值加快骨转换比率,促使骨重建向成骨方向的持续发生,F4.0则表现为高氟对OB存活的毒性作用;As0.1刺激OB增殖、抑制OB的分化,As10.0抑制OB的增殖、促进OB的分化,主表现为相对降低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维持骨稳态的平衡;砷通过拮抗F0.5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并相对上调RANKL/OPG比值延缓骨重建向成骨方向发展的速度;As0.1拮抗F4.0的加快骨转换速度,抑制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延缓向骨质疏松方向发展;As10.0加重F4.0的毒性作用。2.氟或砷均可以通过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胞外配体调控OB的增殖和分化,影响骨形成,并通过调控胞内β-catenin来影响RANKL/OPG轴的变化,进而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及成熟,改变骨重建方向。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讲解与操作演示的单调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信息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类的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出来的,而是自己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不断进步的结果。”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与积累知识的过程。自主学习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因此,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手段总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的
摘 要:如何抓好高三复习阶段的几轮复习,让学生通过几轮的复习后真正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实现更大突破,一直是高三数学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通过第一轮全面细致的“地毯式”整理排查,学生逐步构建了数学知识框架,形成了系统,解题能力也逐步积累。于是知识点的拾漏补遗、纵横联系,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培养成为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高三数学 第二轮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高三数学的第二轮复习重在
摘 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地发展。”在这方面,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先天优势,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立足课堂,以生为本,在识字教学、古诗教学、阅读教学中创新策略,积极渗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有效的路子。  关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研究深入进行。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习惯入手,营造语言交流环境,采取层次化教学,从而挖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自主学习 培养途径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
摘 要: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列举了四种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历史教学方式从单向式、听讲式转变为互动式、参与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参与式 互动式 激发兴趣  近年来,以说教为主的传统历史教学方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事实上,历史本身是一门有丰富内容的课程,如果能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进,必将更
笔者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并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些尝试,现将一些体会在此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