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安全、科学和有效的缓解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土壤速效磷严重不足的问题,拟通过挖掘植物根际高效溶磷菌资源来提高可供植物利用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本研究利用Pikovskaya(PVK)琼脂培养基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根际土样的分离菌株进行了筛选,利用16S r RNA基因与基因组测序技术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并测量菌株在不同磷源液体培养基中的溶磷量。综合筛选出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YJ101与YJILJH,并测定了两株菌在不同磷源液体培养基中产生吲哚乙酸的能力以及与产吲哚乙酸有关的基因(ipd C、trp D、trp A)的相对表达量,初步探究了YJ101与YJILJH的促生机理。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测量了接种YJ101与YJILJH菌液后白三叶的含水量、鲜重及土壤中的有效磷、全磷等指标。在大田试验中,将YJ101菌株接种到苹果园行间种植有白三叶的土壤中,分析了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进一步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接种YJ101菌液的苹果园行间种植的白三叶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本试验共筛选出7株溶磷菌,分别为YJ101、YJH、YJILJH、YJK、YJM、YJP、YJQ。其中:YJ101和YJILJH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细菌;YJH和YJQ为西地西菌属(Cedecea sp.)细菌;YJK和YJP为布丘氏菌属(Buttiauxella sp.)细菌;YJM菌株为泛菌属(Pantoea sp.)细菌。(2)7株菌株的SI值为3.42~4.39。YJ101对卵磷脂和磷酸三钙的溶解能力均最强,分别为387.324 mg/L、711.35 mg/L;YJP最弱,分别为72.13 mg/L、291.15 mg/L。(3)将YJ101与YJILJH的16s r RNA基因、框架图测序结果分别提交至NCBI Gen Bank数据库,登录号分别为MK691488、MK101025和WJUN00000000、WJUO00000000。综合分析确定YJ101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YJILJH为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4)盆栽试验表明,YJ101与YJILJH均能促进白三叶生长;能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其中施YJ101、YJILJH菌株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33.05 mg/kg、41.92 mg/kg。(5)YJ101在无机磷和有机磷培养基中产生的吲哚乙酸分别为54.33 pmol/L、40.82pmol/L,YJILJH分别为45.34 pmol/L、55.95 pmol/L。YJILJH和YJ101合成吲哚乙酸的途径可能与色氨酸侧链途径和吲哚-3-丙酮酸途径有关;当培养基中有无机磷存在时,两个菌株的吲哚乙酸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只与色氨酸侧链途径有关。(6)大田试验表明,接种YJ101菌液后,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40.06%。在添加YJ101之后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数量发生了变化。在门的水平上,接菌土壤中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与蓝藻门(Cyanobacteria)的数量减少,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数量增加;在科的水平上,接菌土壤中的甲壳菌科(Chitinophagaceae)的数量增加,梭菌科(Pyrinomonadaceae)与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的数量减少;在属的水平上,对照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的数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