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根碱(Sanguinarine,SA)是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一种,可以从血水草块茎和某些罂粟科植物提取物中获得。它具有抗菌、抗炎、抗癌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SA抗癌机制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目前普遍认为其抗癌作用的产生是通过不同途径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而实现的。基于此,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平滑肌细胞为模型,探讨SA对其细胞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1.以SD胎鼠为组织来源,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肠平滑肌细胞(ISMCs),并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表明,酶消化法培养的SD大鼠ISMCs呈典型的“峰-谷”样生长,细胞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较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a-actin为强阳性表达,细胞纯度达90%以上,传代细胞形态等特征未见异常改变。2.采用MTT比色法绘制ISMCs的生长曲线;再分别用终浓度为0.1、0.25、0.5、1、2、5、10、20、40、80、100μmol/L的血根碱处理ISMCs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ISMCs在12h、24h和48h三个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ISMCs的生长曲线和一般的细胞类似,呈现“S”形,从接种细胞后的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而在细胞增殖试验中,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呈现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并且SA对细胞增殖的这种抑制作用在5μmol/L浓度时开始变得明显,三个时间点中,处理48h后同浓度下的抑制更为明显。3.为探讨SA对ISMCs的氧化损伤作用,对处理后细胞内的ROS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再结合DNA Ladder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SA对该ISMCs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SA的诱导下,ISMCs内ROS和MDA含量随着S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ROS的升高可以被抗氧化剂GSH和NAC所抑制;DNA Ladder检测未见典型的梯形条带,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高浓度SA能诱导ISMCs发生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