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热分析方法,本文使用该法系统测量了纳米流体和生物样品经过不同处理过程后的扫描量热曲线,分析其热学性质的变化,为相关生物医学技术应用提供参考,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应用前景。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了流体的均相和异相成核理论,并测量了各种纳米流体的低温量热曲线,分析了纳米颗粒对流体冻结过程的影响以及潜在应用。2.测量了不同生物样品在添加纳米颗粒、高温加热、低温冷冻、化学反应等处理手段后的热物性变化,从热学角度阐述了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了低温外科手术、高温热疗、碱金属消融等治疗手段对生物组织热学性质的改变,为相关应用提供依据。3.探索了超声生物效应,特别是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的产生机制,测量超声作用对生物样品高低温热学性质的影响,并剖析了超声处理与肿瘤高低温靶向治疗手段联用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