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财政对策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的价值不仅表现为其作为人类发展首要目标之一的内在价值,也体现在其对人类发展的其他维度,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医疗卫生,作为确保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它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稳定与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要求“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其实,毛泽东早就指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之后,还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20世纪80年代之前,以合作医疗和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为重要标志的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曾被国际社会和许多经济学家视为在低收入水平下通过公共支持实现社会发展的典范。80年代之后,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历史巨变,农村劳动者的权益分配和再分配,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激起国人和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化解医疗风险,维护市场经济和社会安全,始终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考验与挑战,而始终未能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出两全选择。伴随着体制转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却在倒退。20多年来,占我国总人口80%左右的农村居民,主要靠“家庭”或“亲情”式的自费医疗来解决疾病问题。广大农村居民的痛苦,不是几十年前的“缺医少药”,而是看病吃药既不方便又不便宜,特别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病贫交互影响的恶性循环问题凸现,并再度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中国农村居民“贫病恶性循环”问题,如果任其蔓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很好的解决,其影响和后果恐怕远远不是农民的健康问题,也远远不是一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问题,已经或正在并将继续危及着国家利益和社会经济安全,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甚至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严峻的现实和挑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本文依据财政学和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纵向的历史变迁、横向的国际比较、现实的实证分析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财政对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主要结构如下:前言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医疗卫生产品属性的界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农村医疗卫生需求、农村医疗卫生国家干预和财政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一部分:政府介入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分析。本部分从医疗卫生市场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农村医疗卫生产品的界定与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医疗卫生的供求和政府介入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阐述了财政政策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考察。这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对这一历史变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回溯历史的宏观大背景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进行了考察。第三部分:政府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国际经验与借鉴。通过考察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泰国、巴西)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得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建立有内在激励机制的医疗卫生支付制度、适时地推进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等。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第四部分:建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财政对策。本部分首先明确了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中的职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产品的公共决策机制;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政策,包括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力度、优化财政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制度建设,包括优化现行的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增加财政农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安排等一系列措施。第五部分:相关配套措施。医疗卫生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领域,仅靠财政“一掌”无法擎天,因此,相关法律的制定和约束、人力资本的储备及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公共卫生教育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等必须都要同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效果 ,在水稻抽穗期 ,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 ,形成不同的库源比 ,研究其与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与汕优 6 3相
为控制日益严重的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危害 ,分别对不同杂交组合按新分级标准系统调查田间病情 ,并进行多种田间小区药剂试验和综防示范 ,探讨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防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第一要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更多的取决于知识的拥有、创造和利用。而知识的产生和应用归根到底离不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所有现代化国家的普遍现象。区域差距超过一定限度将会导致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区域差距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及政策争论的核心。我国改革开
目的检测多功能微量注药泵和微量输液泵的流速精度,分析多功能微量注药泵的优缺点。方法采用Fluke质控设备对多功能微量注药泵和微量输液泵的流速精度进行检测,对实测数据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水平难以提高。针对这种现状,应从师生关系、教学语言、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方法,以提高英语教学
采用国标测定方法 ,对不同品种的鲜黄花菜和干黄花菜的 Ca,Fe,P,Mn维生素 C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鲜黄花菜的脂肪和维生素 C含量高于干黄花菜 ,而蛋白质和其
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已成为重要水污染事件,是太湖面临的重大水安全问题,气候变化因素加剧了其严重性。为了预测未来由于气候变化对太湖蓝藻暴发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
该文综述了流域水文数值模拟模型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讨论了四种类型集成技术特点、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层次共实体的时空概念框架,以实现
比较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领先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