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综合的评价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系统的检索Pubmed期刊数据库、Elsevier期刊、Wiley期刊等外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中国(CNKI)学术期刊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优秀博硕士论文、中国及国际会议论文等中文数据库,追踪查询所纳入文献中的参考文献作为参考,检索时间自建库以来至2016年1月。按照纳入及排除的标准排除出不合格的文献,对包含有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建议数据库,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检索并且按照纳入和排出的标准共筛选出11篇相关文献,利用NOS量表评估文献质量均大于6颗星,主要对其中涉及的十多项与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FIGO分期较晚、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深、脉管浸润、有盆腔和(或)髂总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较多、双侧PLNs转移、宫体浸润、宫旁转移、SCC-Ag>4μg/L及Hb<110g/L组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病理类型、病理的分级、肿瘤直径、年龄、术前放疗及化疗不同分组之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FIGO分期较晚、脉管浸润、有盆腔和(或)髂总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数目较多及宫旁转移是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双侧PLNs转移、宫体浸润、SCC-Ag>4μg/L、Hb<110g/L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但研究数目仅有一篇,尚需更多研究数据支持,宫颈肌层浸润深度的分析存在发表偏倚,影响到结果的可信度,可能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前有无放、化疗虽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无差异,但是术前的辅助治疗会影响到术后淋巴结阳性率的检出,所以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病理类型、病理的分级、肿瘤直径、年龄不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