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中深层压力系统特征与演化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关于超压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东营凹陷丰富的资料,并充分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针对东营凹陷压力系统特征、压力演化史、超压发育演化的主控因素等3方面问题,开展了压力系统划分、超压顶界面确定、超压定量计算、古压力恢复等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东营凹陷中深层的压力系统特征和超压的发育演化史,建立了超压发育与演化的多因素耦合关系。东营凹陷超压主要分布于沙三中、下及沙四上亚段的中深部地层中;超压顶界面主要分布于沙三中亚段(T4与T6反射界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控性”,而不具有前人提出的“等深性”特征;超压封闭层为一组深灰色泥岩、钙质泥岩及砂质泥岩的组合,泥质岩的成岩作用处于伊/蒙混层矿物的迅速转化期,且对应于第一、二期碳酸盐的大量产出段。超压顶界面的分布受构造和沉积的双重控制作用,其中岩性组成和沉积速率控制了超压顶界面分布的层位,而构造活动对超压顶界面的控制具有阶段性——断陷期的构造活动促使超压体系的形成,而拗陷期的构造活动则控制了超压顶界面的现今埋藏深度。通过丰富的实例证明超压系统内部由超压封闭层、超压带和超压降压带3部分组成,由此推测东营凹陷沙四下及其以下地层的压力状况以弱超压—常压为主;以此为基础,并结合盆地的构造及超压顶界面的分布特征建立了东营凹陷单井及剖面的压力系统分布模式。采用盆地数值模拟和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两种方法恢复了中深层的压力演化史,综合分析认为:东营凹陷超压最早发育于沙三上亚段沉积期,至东营组沉积末期剩余压力持续增大;东营运动中,各构造区均遭受抬升剥蚀,导致剩余压力降低,随着整个凹陷又开始沉降并接受沉积,剩余压力又逐渐升高。东营凹陷超压的形成主要受封闭层的形成、欠压实增压、生烃增压及剥蚀泄压等4方面因素的控制;分别讨论了这些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建立了这些因素与超压发育演化的耦合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从岗巴羊断奶羔羊育肥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舍饲养殖方式进行羔羊短期育肥试验,观测其育肥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并分析育肥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活羊出售总价
学位
本文以鲁西隆起石炭-二叠系成熟度较低的煤系烃源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封闭体系下的高温高压加水热模拟实验,查明了三种煤系烃源岩在生烃特征、生气潜力、动力学机制方面的
核电高压容器球形封头通常是由若干块耐磨性和强度很高的不锈钢球瓣焊接而成。为了保证球形封头整体的表面质量,在焊接完后需要对焊缝进行打磨,传统的人工打磨方式加工效率低且
2009年7月,面对着流感病毒肆虐的巴西人一边寻求外界帮助,一边眼睁睁看着南半球的寒冬在大流行身后推波助澜.rn12月的一个下午,英国萨里大学的萨里临床研究中心来了6名访客,
期刊
道路交通事故公认为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在我国每10名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中,至少有一人是儿童,在所有死因当中,交通事故对5~14岁儿童的致死情况已排在各种死因中的第
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是雅砻江干流下游卡拉至江口段规划的5个梯级电站的龙头梯级。研究区地质条件复杂,岸坡陡峻,伴有强烈的浅表生改造作用,高边坡稳定性问题突出。
采用有限元方法解决结构静力学问题的关键是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随着结构的复杂化和单元划分的细致化,完全依靠内存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求解巨大方程组的
转向轮摆振是一种对汽车有负面影响的振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严重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普遍认为它是前桥相对于车身的横向运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