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争议较大的前沿性问题之一。其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议性最大。一方面,持两种观点的学者都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本中找到支撑的某些线索或根据;另一方面,持两种观点的学者在其核心概念,即“本体”和“本体论”概念的阐释和使用上,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致使他们在前提不一致的情况下,很难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期在沿着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道路前进方面能够有所突破。本文主要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导言,主要论述本文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本论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研讨西方哲学“物质本体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主要论述古希腊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观念和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观念。第三部分探讨马克思从人本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主要论述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及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从人本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第四部分探讨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主要论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历史性飞跃和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视域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第五部分探讨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批判的历史启迪及理论建构意义,主要论述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批判的历史启迪和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批判的理论建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