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1979年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就此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序幕。从1996年光大银行引进外资银行股东开始,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国外大型银行进入中国的另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方面开放和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浪潮的兴起,中外资银行的竞争越发的激烈,合作也越发的深入。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外资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正确应对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影响,确保我国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稳健经营,为银行发展和国家金融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现代统计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外学者对于研究外资银行进入的文献中的观点,并阐述了金融开放及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的相关理论。包括金融放开的内涵、我国金融开放的动因、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因素以及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重点总结了外资银行进入在竞争和效率、金融稳定性和危机传导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状分析了外资银行以新建投资和参股中资银行两种方式进入对本国银行业可能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在实证方面,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经营效率的影响。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另外七家股份制银行1999年-2008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以及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宏观经济变量。实证结果显示,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国内银行的净利润率和显著下降、中间业务收入减少,但是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有明显改善。文章最后提出在引进外资时还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