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符号,它的发展一直以来广受关注与讨论。传播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得以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虽然图像与传播几乎一直与人类同在同行,但图像往往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出现,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图像生产与传播的速度,改变了其图像生产与传播的方式。“洗图”图像概念的提出与讨论,是对目前自媒体图像生产与传播现象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整个互联网图像发展研究的一次尝试与冒险。本文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绪论梳理了自媒体图像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提出问题与不足,并指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难点。第一章针对自媒体“洗图”图像的基本原理问题,辨析了何为“洗图”图像,以及“洗稿”与“洗图”二者之别及“洗图”图像的主要形式,判定“洗图”图像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从自媒体“洗图”图像的来源与基本生产入手,将“洗图”图像根据主要来源分为原创艺术作品的商业“洗图”,基于个人肖像的恶搞与影视作品截图或动图,广告商品“洗图”图像,而自媒体“洗图”图像的生产则是从传播关系出发,从生产目的、生产主体、生产技法、效果与影响展开研究。第三章从艺术、法律、技术进行跨学科的辩证思考,寻觅理论渊源,从艺术、法律、技术融合处提出图像祛魅化图像的缺席与在场,美杜莎效果:驱逐图像智慧,沉浸图像快感,数人侵权下失控的图像行为的辩证思考,在多学科交织结合处分析自媒体“洗图”图像。第四章是从社会现实意义出发,将自媒体“洗图”图像问题主要分为四类:“洗图”图像的快造,自媒体社交化需求,“免费”图像陷阱的维权式营销,侵权主体和行为难以认定,并从多学科的角度针对当前自媒体“洗图”图像的传播问题提出了一些治理的建议。本文希望能以自媒体“洗图”图像的研究来反映整个互联网图像生产与传播的现状,微博和微信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日常社交工具,是自媒体互联网生产内容的集中营、传播站、接受地,但本文以微博微信为中心,案例仍有所限制,不能概括所有自媒体图像的特征与类型。所以本文旨在以“双微”为中心,对自媒体“洗图”图像做一个比较创新的探讨与思考,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