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全球,对全球投资格局、贸易格局、生产格局、经济发展、能源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为全球治理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期,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加快发展,构建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利用体系;但从我国资源禀赋和能源,战略规划来看,煤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可内仍将占据能源主体地位,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除了调控国内煤炭产量,还要注重进口煤炭的运输与安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煤炭贸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我国进口煤炭的运输优化和风险保障能力,从成本最小化的角度来优化当前我国进口煤炭物流运输能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煤炭运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基础、框架和主要内容。其次,对煤炭运输系统、战略定位、优化原则与步骤等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节点重要度法、动态聚类法和数据包络法(DEA),为后续进行进口煤炭运输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资源与供需现状、我国煤炭国际运输通道布局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煤炭进口局面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运输能力。再次,在物流和运输能力优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进口煤炭海上运输的现状要索,设计了七条主要的航运路径,并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对这七条进口煤炭运输路径进行效率分析,结果显示,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的进口煤炭运输能力优化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并依据要素投影值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案,重新优化设计了这三个国家的航运路线。最后,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进口煤炭运输保障能力体系进行量化研究。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主要进口煤炭海上运输路径进行了综合运输效率测算,并依据投入要素投影值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进口煤炭运输风险进行了识别,构建了我国进口煤炭运输保障能力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重要度赋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与发展策略。研究成果对于我国进口煤炭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