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自本世纪初进入老龄化国家,老龄人口多、增速快、未富先老等是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问题是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重要的民生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我国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短缺问题,建造了大量的住宅,目前该时期建设的住宅仍是我国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旧住宅随着使用人群的老化而逐渐成为陈旧、落后、高耗能的老旧住宅,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限制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并影响到了城市的面貌与特色。如何解决旧住宅的空间品质与老龄人群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对旧住宅进行大规模拆就更新,并修建大量的养老院,还是应该采取适宜的技术对旧住宅进行合理的改造?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这些住宅尚在安全使用年限之内,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适宜的技术进行适老性改造。本文选取了山西省太原市锅炉厂宿舍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这一时期住宅的特点,结合既有住宅适老性改造的设计原则与依据,分别从建筑环境、公共设施、室内空间三方面对该住宅进行适老性改造设计研究,旨在解决旧住宅的空间品质与老龄人群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既有住宅适老性改造为老年化趋势加剧的社会现实下老年建筑的缺失提供了一个解决途径,也对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