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分析影响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评价结果的因素,发现各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为制定、完善妇幼卫生工作的各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2003年卫生部对全国妇幼保健机构抽样调查的资料,其中省(直辖市)级妇幼保健机构25家;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71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156家。
结果:1.两种赋权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1)设置的床位省(直辖市、自治区)妇幼保健机构两种赋权方法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一致的机构有17个,一致率为85%,说明两种评价结果间具有一致性。(2)设置的床位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两种赋权方法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一致的机构有46家,一致率为83.64%;对两种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82,渐进标准误ASE值为0.068,Kappa值的95%可信区间为(0.649~0.916),说明两种评价结果间具有一致性。(3)设置床位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两种赋权方法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一致的机构94家,一致率为83.93%,说明两种评价结果间具有一致性。2.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评价结果分析。(1)等级“差”妇幼保健机构机构规模评价得分低于等级“好”的机构。(2)除设置床位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无床位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外,其它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差”的资源配置水平均低于等级“好”的妇幼保健机构。(3)等级“差”妇幼保健机构机构医疗保健工作效率低于等级“好”的机构。(4)除设置床位省(直辖市、自治区)妇幼保健机构外,等级“中”和“差”的妇女群体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评价得分均低于等级“好”的机构。(5)等级“差”妇幼保健机构经济效益低于等级“好”的机构,说明等级“差”妇幼保健机构经营能力差。